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9月28日 星期

让廉洁阳光洒遍城乡
——源汇区“阳光漯河”建设综述

去年以来,源汇区严格按照“阳光漯河”建设整体部署和要求,围绕“明权、用权、监权”,高标准成立“阳光漯河”建设领导小组,梳理13个党委部门127项、27个区直单位1313项权力事项向社会公开,围绕管权、管人、管事,出台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管理暂行办法》《“阳光村居”体系建设工作考评细则》等十余项制度,依托“智慧党建信息平台”APP,开发“阳光源汇”手机端应用,建立覆盖区、乡、村三级的微信公众号,构建起关注人数达1.8万余人的阳光微矩阵,纪检监察干部自编自导自演微电影《谁是明白人》《走向阳光》,上线后点击率超过7万人次。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察委主任任正晓,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察委副主任阮金泉,市委书记蒿慧杰等先后多次到我区调研观摩,对“阳光漯河”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顶层设计形成体系,“阳光源汇”标准化推进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为确保2018年“阳光漯河”建设能够在源汇大地快速掀起热潮,自全市“阳光漯河”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以后,全区便吹响了贯彻落实、探索创新的“进攻号角”。第一时间组织源汇区“阳光漯河”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深入全区98个行政村(社区),进行大规模走访调研,高标准召开全区推进“阳光漯河”建设工作会议,在深入讨论、广泛酝酿的基础上,确立了以标准化建设为主题,以网格化管理为保障,以“阳光村务”建设“百天行百村”、“百名纪检监察干部包村联乡”两个活动为抓手的工作推进思路,为“阳光漯河”建设在源汇区的再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

解决“为啥干、谁负责”的问题,源汇区注重在顶层设计上抓好谋划,遵循依法公开、真实公正、注重实效、便于监督的原则,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2018年“阳光源汇”建设的意见》,以及与之配套的《2018年度“阳光源汇”建设工作台账》,对“阳光村务”“阳光政务”“阳光党务”“阳光司法”“阳光民生”各板块的工作进行部署。

解决“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制订《源汇区“阳光村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梳理出阵地建设、制度建设、信息公开、权力运行、组织建设五个方面的“‘阳光村务’标准化建设30条”,让工作推进有标准、督导考核有依据,着力打造“阳光村务”建设工作的源汇标准。

解决“如何规范村务监督、更好发挥村监委会作用”的问题,出台《关于建立村务监督六项机制 深入推进“阳光村务”建设的实施意见》《源汇区村(居)务监督工作六项制度(试行)》两个相互配合、互为补充的指导性文件,确保村监委会选举任用标准严、履职尽责有依据、能力水平常提升、监督激励生动力。

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察委主任赵力伟说:“我们从顶层设计开始,进行统筹谋划、整体部署,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相互配合、互为补充、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体系,确保‘阳光漯河’建设工作在我区扎实开展。”

选准载体扎实推进,“阳光源汇”责任化落实

三伏天骄阳似火,源汇区阳光办工作人员干劲也似火。“通过你们的讲解,我们村干部也知道了实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对我们也是一种保护,接下来要按照要求及时公开。”这是该区阳光办负责人带领调研组到大刘镇走访、座谈时,村干部发言交流的一个场景。

8月14日至17日,区阳光办调研组在大刘镇蔡庄村、周庄村走访,并与大刘镇班子成员和四个村的村干部、村民代表集体座谈。在讨论中,大家对下一步的“阳光村务”建设工作有了初步思路。这次走访,标志着源汇区“阳光村务”建设“百天行百村”活动正式启动。该活动是为了促进“阳光村务”建设工作在源汇区全面落实、规范提升,由区阳光办干部组成工作组,在100天的时间内走遍全区98个行政村(社区),逐村、逐条对照印发的文件要求,(下转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