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10月25日 星期

改革推动漯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本报记者 王晓东 摄

■本报记者 熊勇力

40年前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各个角落。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40年来,漯河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城乡不断融合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这一切的成果,都得益于漯河坚持改革开放。

乘改革之风

漯河发展天地宽

1986年,漯河升格为河南省辖市。升格后的漯河市遇到的是好年份,中国正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大步行进。

1992年,省委、省政府确定漯河市为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市。当年7月18日,河南省委、省政府下发豫文〔1992〕45号文:《关于在漯河市试办我省内陆特区的通知》。通知提出,省直有关单位要大力支持、积极帮助漯河市办好内陆特区。 同时,要求漯河:改革开放走在全省前列;经济发展速度走在全省前列;良好的社会秩序走在全省前列。到本世纪末使漯河成为全省富裕地区之一,成为河南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小老虎”。于是,漯河成为我省唯一一个省办内陆特区。拥有敢试敢闯、敢为人先的漯河人开始了“瞄准特区、学习特区、创办内陆特区”的征程。在成为内陆特区的那段时间,漯河经济快速发展,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均高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8%。

1997年,市委、市政府及时确立“实现漯河在中部地区快速崛起”的战略定位,大力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使现代企业制度深入人心,漯河企业改革走在了全省前面。

2003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将漯河确定为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之一,为漯河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004年,市委、市政府正确把握城镇化发展趋势,成功申报并实施了第二次行政区划调整,使漯河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

2005年,漯河成为首家“中国食品名城”,国内外食品企业和各种要素向漯河加速集聚。

2017年,市委在深入研究把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明确了新时代漯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四三二一’工作布局,并着力谋划实施“四城同建”,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改革推动、开放带动,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国有非工业企业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顺利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为河南振兴、中原崛起添浓彩。

改革开饭40年,是漯河经济快发展的40年。40年来,全市经济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下转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