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11月6日 星期

“四级管理”聚合力 老旧小区换新颜
——源汇区干河陈乡改造提升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纪实

■本报记者 刘 丹

通 讯 员 姜科峰 王 升

金秋十月,漫步在源汇区干河陈乡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文明气息扑面而来:

湘中社区烟厂家属院内,曾经斑驳的墙壁已被装饰一新,雨搭文化、橱窗文化让人耳目一新,小区中央的百姓大舞台上,社区文艺爱好者翩翩起舞,舞台前的长廊旁,三三两两的居民在看书读报,小区四周的墙壁上,一幅幅手绘画赏心悦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漯河精神等文明元素穿插其中,过往居民不时驻足观看、仔细品味;

湘中社区丁西街内,黄墙黛瓦,路平灯亮,一幅幅造型别致的文明宣传展板向居民潜移默化地传递文明风尚,红色教育元素、中国元素、文明创建元素多方融合,曾经的脏乱差已悄然无踪,支持“创文”、参与“创文”成为社区居民的一致行动……

源汇区干河陈乡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为何能够实现华丽转身?这一切得益于该乡凝聚合力、持续抓实的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四级管理”工作。10月14日,市委书记蒿慧杰、副市长徐汇川等到该乡调研时,对其做法给予充分肯定,要求在全市推广经验,推动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改造工作取得新进展。连日来,记者一行深入干河陈乡走访,探寻其决策过程及其精彩瞬间。

创新理念 提出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四级管理”

“我们提出‘四级管理’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有着深层次的考量。”面对记者询问,干河陈乡党委书记张珂十分坦然,“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大都缺少人员管理和物业管护,自身造血能力不足。今年的‘创文’工作转变了我们的工作理念,由原先的注重亮点打造向普惠转变,这就要求我们重持续、管长远,真正坚持民心至上,争当为民服务的先锋。基于此,我们选择以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改造破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目的,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创文’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该乡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常务副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社居委、行政村负责人任成员的“创文”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名乡党委副书记和两名班子成员具体抓工作落实,自上而下抓好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作。严格落实责任制,制订出台《干河陈乡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分包责任制》,全乡中层干部分包34个老旧小区和7条背街小巷,统一制作分包公示牌,面向社会公示;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为“创文”工作提供财力支持。

在辖区丁西街街口,一块红色公示牌引人注目,乡中层干部、社区干部、物业人员、环卫人员姓名及联系方式向居民公示,接受监督;乡中层干部对小区和小巷改造提升负总责,对照创建标准,一项项予以提升完善;社区人员、物业人员、环卫人员各司其职,配合乡中层干部开展工作,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下转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