郾城区实验小学
郾城高中
局机关党员干部参加主题党日活动。
■ 策划/本报记者 董 珉 刘 岩 文/本报记者 刘亚杰 版式/本报记者 李树森
郾城区教体局局长李克明时刻把幼儿成长放在心上。
近年来,郾城区的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新生人数实现新突破,各项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有序推进。
为了更好地推进教育事业发展,郾城区各项教育项目建设全面铺开:总投资近1.5亿元的第五实验中学、第五实验小学工程土方开挖外运基本完成,正在进行抗浮锚杆施工;投入800万元,对农村部分学校进行了改(扩)建;总投资2550万元的城区学校改造项目有序推进。
在教育扶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两项重点攻坚工作中,郾城区教体局开展的各项活动扎实有效,措施得力,成效明显,多次受到市、区主要领导的肯定和表扬,共获得省、市、区各级荣誉31项,有力促进了全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突出
郾城区教体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创新德育教育,深化教学管理,狠抓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养,全区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常规管理更加精细,教学成果管理更加规范。调整优质课、优秀论文评选办法,举行课题实验培训会,促进课题研究深入有效开展。今年以来,立项省级课题11项、市级课题17项,结题省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15项、区级课题47项。
教研活动全面开展,教研专业水平逐步提高。区教体局进一步规范中心教研行为,扩大中心教研活动影响范围,丰富中心教研活动,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发现并培养了一批青年骨干教师。积极走出去、请进来,组织中小学校长、业务主任、骨干教师参加高端培训观摩活动。注重青年教师的专业培养,采用“师徒结对”的形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学、教研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实施“青蓝工程”,促进年轻教师健康成长。
课程开发建设效果明显,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郾城区教学质量在全市一直保持领先位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全省领先,校本课程开发各具特色,中小学写字教学工作继续强化。坚持不懈地开展写字月测活动,形成区、乡、校三级联动的管理机制。同时,圆满完成了县域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工作,区实验小学、昆仑路小学顺利通过了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验收,汉语方言保护发音人遴选工作受到省专家团队的高度赞扬。
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
郾城区教体局党组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两个责任”要求,切实加大源头防腐力度,突出监督主业主责,认真履行监督责任。
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自觉主动履职尽责。根据郾城区纪委年初安排,结合局党组年度工作重点,区教体局细化分解责任目标,优化责任网络建设。按照落实“两个责任”要求,健全完善以局机关党组书记、班子成员、股室长为主体的三级责任网络,进一步细化各级主体责任具体内容,加强检查考核,督促基层负责人履行“主体责任”。通过听取汇报、跟踪督查、约谈提醒,推动“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全面落实责任制,督促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狠抓责任分工、检查考核和责任追究,将党廉考核与组织考核、个人述职述廉相结合,突出对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廉政情况的考核。
筑牢教育预防堤坝,强化遵规守纪意识。加强理论学习,以“三会一课”为基本制度,把党员干部“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形成常态,要求各单位一把手讲党课,把中纪委全会工作报告、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必学内容,把党风廉政教育纳入日常学习教育管理,认真安排针对性、时效性较强的学习内容,局党组成员分包联系单位督促检查,确保学习效果。
聚焦监督主业,严格执纪问责。郾城区教体局认真开展纪检监察系统“三讲三比”活动和“刀刃向内 亮剑除尘”行动,切实查摆问题,深刻剖析根源,整改提高。同时,坚持把主要精力放在纪律监督上。
加强对落实教育扶贫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在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普惠政策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对学前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学生补助和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寄宿生补助、营养餐补助等监督审核工作,逐人逐户核查全区建档立卡户学生833人,审核拨付教育扶贫政策资金309.52万元,全区没有出现一起违规发放问题。
完善基层党风政风监督检查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范和遏制腐败问题。充分发挥教育经费集中审核中心的事前监督作用,严格审核基层各学校财务收支。上半年,共审核资金6900万元,整改纠正不合规资金支出2万余元。
安全工作警钟长鸣
郾城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200多所,在校学生近8万名,他们都是三到十八岁的未成年人。如何保证学生在学校的安全,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他们的工作底线。
根据相关文件的要求,郾城区教体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安全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分级管理,坚持“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将安全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时部署、同时组织实施、同时监督检查。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时刻都要绷紧安全工作这根弦,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环境。
郾城区教体局始终以“建设教育强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团结一心,奋力拼搏,不断书写郾城教育事业发展新篇章,为建设美丽郾城、开启新时代发展征程贡献力量。
区委、区政府与教体局领导和参加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第34个教师节表彰文艺汇演的优秀教师代表合影留念。
参加全民健身日活动。
郾城高中为促进全体师生多元化全面发展,先后开展一系列特色教育活动,在培育和提升师生德智体美劳方面下功夫,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学校呈现艺术特色,实施多元成长,开设各类社团,各社团定期举办活动,辅导老师倾情投入指导,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漯河市第二届艺术广场舞比赛中,该校学生代表队荣获一等奖。
学校定期举办篮球赛、乒乓球赛等体育活动,同学们在运动中健全体魄,在趣味中开阔心智。
美化校园人文环境,营造书香氛围。校园内,随处可见古典治学标语。大型图书馆即将建成投用,未来这里将成为同学们看图书、查资料、开视野、增见识的文化阵地。
郾城实验中学
郾城实验中学遵循“先成人后成才,既成人又成才”的办学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工作着力点,以优化教师队伍、教会学生做人、深化课程改革为工作主线,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办学理念先进,教学上落实“先学后教”理念,开展传统课堂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探索,推进“翻转课堂”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自2001年以来,学校中招成绩稳居郾城区第一。学校先后获得“中央教科所实验学校”“中国西部地区教育顾问单位”“河南省绿色学校”“河南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样本学校”“河南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河南教育变革榜样学校”“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体育达标先进单位”“河南省学校文化建设百佳学校”等100多项荣誉称号。
郾城区实验小学是一所集教学、科研、实验于一体的现代化学校。近年来,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设立近300平方米的心理辅导活动中心,建有个别辅导室、团体辅导室、沙盘活动室、心理宣泄室等,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需要,为孩子们营造了勤奋学习、愉快生活、健康成长的乐园。
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学校各项成绩斐然,先后获得“教育部首批全国体育示范学校”“全国足球特色学校”“河南省第四届教育名片学校”“漯河市首批示范性小学”“漯河市首批最美校园学校”“漯河市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80多项。2016年5月,学校获“漯河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称号。2017年,学校成为郾城区法治教育基地。
漯河市第二中专
如何发挥学生特长,让他们实现自身价值,是很多中职类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漯河第二中专以社团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参与实践与管理,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尊师、自律、善学、尚美”是该校多年秉承的宗旨,增强学生“社团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掘才能、陶冶情操、提升素质。
学校通过让社团活动与主题教育相结合,让教育渗透到社团活动中,倡导学生传递社会正能量;与德育相结合,让德育回归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些社团多次被评为市级、区级优秀社团,校团委被授予“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郾城区实验幼儿园
郾城区实验幼儿园秉承“以儿童为本、启童蒙之智、创快乐童园”的办园宗旨,积极探索、创设适合孩子学习、生活、游戏的乐园,让孩子们的七彩童梦在这里缤纷绽放。
该园围绕“走文化强园之路、达人和园美之所”的办园目标,推出园所文化内涵:赞美文化、课程文化、责任文化、制度文化。提出适合本园发展的“自然之态、和谐之美”的办园理念,采用“教无痕、润无声”的教育风格,发展“快乐体育”特色教育,促进每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和谐发展。在全园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先后获得“河南省示范幼儿园”“河南省A级食堂”“河南省绿色幼儿园”“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安全校园”“漯河市文明单位”“漯河市学前教育先进集体”“漯河市幼儿教育教研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昆仑路小学
昆仑路小学始建于1951年,学生总数由2011年的1018人到现在的2062人,坚持“以德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学校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质的飞跃。学校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品位发展”的要求,活泼而大气、精致又玲珑的校园形象现已呈现在我们面前,逐步实现了将学校变成学园、乐园、花园的梦想。
“一言一行立真人,精雕细琢成大器”是昆仑路小学的校训,也蕴含着师生的道德理想、人格特点和历史责任。校园文化无形将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包罗其中;无言,却是最铿锵有力的教育宣言,在春风化雨中润泽师生心灵,对塑造学校品牌起着引领作用。
该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围绕“全面打基础,特长育人才”的办学思想,各项特色教学项目也应运而生。
龙城镇中心小学
郾城区龙城镇中心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培育办学特色,不断提升学校标准化办学品位,学校各项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把写字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和特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将写字教学作为学校常规教育的一部分,做到写字教学课程化,师生同书。学校还开展了校园足球实验教学,荣获漯河市第二届“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优秀组织奖、首届郾城区校园足球联赛优秀组织奖等。
此外,学校还依托乡村少年宫,大力开展传统武术进校园和经典诵读活动,使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校园文化艺术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书法教学实验学校、教育部校园足球实验学校、漯河市文明校园、漯河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郾城区文明单位等。
李集镇初级中学
李集镇初级中学发扬“团结、务实、拼搏、进取”的精神,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逐步打造出农村教育优质品牌。每年中招总成绩在全区农村中学中排名第一、在全区中学中排名第二,单科成绩全区排名前三。
学校注重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每周开展一次“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给学生以持续性的教育和引导。开展习惯养成教育,规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生活行为,营造出和谐文明的校园氛围。
足球训练是学校的另一大特色。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拼搏进取、团结协作和吃苦耐劳的体育精神为宗旨,全面落实“阳光体育”活动计划。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漯河市文明校园和郾城区文明单位、课改先进单位、教学先进单位、教育管理先进单位、安全文明单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