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齐 放 通讯员 王锦伟 李占强 图/姬贺奎
核心提示
新时代新召唤,祖国需要什么样的栋梁之材?
新时代新使命,教育需要什么样的筑梦人?
新时代新期待,如何创办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
漯河市第二实验小学(以下简称“二实小”)校长李顺江告诉记者,“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学校的立身之本。作为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名校,二实小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深入开展素质教育,为学生的人生之路奠基,探索实践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致力于创办人民群众满意的一流学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和赞誉。
立德树人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二实小坚持不懈地抓师德师风建设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学校被评为河南省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学校。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二实小先后有四位老师被评为漯河市道德模范式人物,他们分别是2017年河南省优秀班主任、“感动漯河十大人物”孙晓兰, 2017年度“感动中原”十大教育人物、漯河市第三届道德模范特别奖冀莉琴,2015年度漯河市“最美教师”、2015年度“感动漯河十大人物”、漯河市第四届道德模范、2017年漯河市“十大最美志愿者”刘博, 2015年度“漯河市最美职工”、漯河市首届青年拔尖人才、漯河市第五届道德模范提名人陈静。在他们的示范引领下,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先后有王瑞芝、王锦伟、任娜、翟艳杰等一大批党员和青年教师被评为省市级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等。
2017年10月12日,《漯河日报》以《立德树人铸师魂》为题对二实小的师德师风建设进行了专题报道。多名优秀教师的事迹感人至深,展示了他们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学生的深情关爱、对教书育人的崇高追求、对人民教师岗位的执着坚守,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赢得了社会各界纷纷点赞。
科研兴校 深化课改内涵发展
漯河市第二实验小学前身是1921年由陕西商人联办的漯河市最早的小学,校名为公立小学,后几经更名,2002年改为现名,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现有教学班46个,学生3100人,在职教职工111人,其中在职党员46人,特级教师、省市级学科带头人、省市级骨干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达54%。
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中华文化经典诵读示范学校、全国小公民道德教育先进学校、全国百所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中国第四届和谐校园先进学校、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师德师风先进学校、河南省学校文化建设百佳学校、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绿色学校、河南省田径乒乓球双项传统项目学校、河南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进单位、河南省优秀少先队集体、河南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漯河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漯河市廉洁文化进校园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教育时报》三年来多次报道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其中,2016年7月4日以《推进素质教育 打造中原名校》为题报道了学校素质教育成果;2017年3月21日,头版刊发了刘博老师课改成果《四天学完一册语文书……》;2017年7月12日,以《推进素质教育 打造中原名校》为题对学校进行专题报道。
2018年3月14日,《中国教育报》以《咬定德字不放松 教学相长两相宜》为题报道了学校推进素质教育情况。
2018年6月26日,《中国精神文明报》以《文明花香满校园》为题报道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2016年7月5日,《漯河日报》以《让教育像呼吸一样自然》为题对学校素质教育情况进行专题报道。
2017年10月12日,《漯河日报》以《立德树人铸师魂》为题对学校师德建设进行专题报道。
2018年4月20日,《漯河日报·晚报版》以《最是书香能致远 》为题对学校打造书香校园进行了专题报道。
2018年4月4日,二实小在许慎文化园举行“清明祭先贤”活动。
2018年5月30日下午,北京语言大学外国留学生到二实小参观考察,走进六(2)班教室,孩子们齐声诵读《诗经·关雎》《荀子·劝学》,用优秀传统文化欢迎远道而来的国际友人。这是三年来二实小第四次接待外国留学生。
二实小连年被评为漯河市经典诵读先进单位,把经典诵读引入课堂,是学校进行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
副校长许新慧介绍,学校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始终坚持“科研兴校”这一办学理念,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抓好日常教学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大胆探索,进行教育科研,揭示教育规律,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形成了鲜明的教学特色。
语文课题组秉承“用优秀经典为孩子丰厚人生奠基”的课程理念,以“四书”为轴,诸子百家名篇为辅,立足课内,双线并行,在课堂上践行海量经典诵读,力主能达到“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写下千万言”的教学目标。目前,大多数学生《弟子规》《百家姓》《笠翁对韵》等已滚瓜烂熟。高年级部分学生每学年的阅读量达500万字左右。2013年暑期,“阿博老师读经小灶”在犇园成立。截至2018年9月,刘博老师的公益诵读活动已经举行660次,受益人数累计达4万多人。刘博也因此在2018年1月被评为漯河市第四届“最美志愿者”。2016年3月以来,刘博老师利用节假日到全国各地进行诵读分享交流200余场,深受各界好评。为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学校将“经典人生”作为党建 “一校一品”的实施项目来抓。
深化课改促质量提高。学校教学工作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坚持“以研促教强质量,培训培养促成长”的宗旨,采取多种措施促进课堂教学研究。学校通过语数联动、学科融合,采用分知识结构、分课型以主题教研的形式切实解决各学段的重难点;以“青蓝工程”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为年轻教师搭建舞台和提供进步的空间;学校还定期举行骨干教师观摩课和青年教师汇报课,促进教师业务水平与教学能力的提高。尤其是陈静名师工作室自2016年9月正式运作以来,在教师个人成长方面给予指导与扶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设良好的研究氛围。学校先后有李蕴磊、张嫣峰、赵亚丽、付林静、马贺等数十位老师在各级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在课程设置上,学校从2016年9月起实施“特色小自习”计划,每天午后第一节为“特色小自习”时间,每周一诵、每周一写、每周一算、每周一讲,成为课程设置的亮点。“特色小自习”的开设,让老师有了针对性的辅导,不但巩固了孩子的基本学习能力,同时也让孩子的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学校还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坚持“以人为本、主动参与、全面发展”的宗旨,开设了《乒乓球训练》《田径训练》《书法训练》等校本课程,还引进了戏曲进课堂、武术进课堂等项目,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全面能力,为培养未来人才奠定基础。
课题实验结硕果。在“要让课题研究在学校遍地开花”的指导思想引领下,学校已形成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良好氛围。仅从2015年至今,学校共有6项省级课题和9项市级课题顺利结题。其中,语文从解决阅读教学的困惑入手,开展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阅读教学研究》和《小学高年级多文本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研究》两项课题研究;数学则从教材内容的统整和计算教学两个角度入手,开展了《创造性使用小学数学教材的策略与研究》和《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有效计算教学的研究》两项课题实验,以上研究成果分获河南省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
10月9日下午3时,西城区漯河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二实小六年级近500名学生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开营仪式。
校长李顺江在致辞中寄语同学们:“希望同学们以铁一般的纪律,钢一般的意志,火一般的热情,服从命令,严以律己,敢于吃苦,敢于拼搏,顺利完成各项任务。在体验中收获,在锻炼中成长,在活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人人为班级增光添彩,让学校因你的努力而骄傲!”
本次实践活动为期四天,学生吃住在实践基地,以军训和拓展训练为主,同时在场馆对学生进行人防、消防和防震等安全知识教育,目的是培育学生的纪律性、磨炼学生意志、增强安全意识。
副校长汪定稳告诉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小学教育是人生的奠基阶段,必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他表示,学校注重开学第一天、第一周和第一节课的教育。尤其一年级新生刚跨入校门,对学校的规范什么都不懂,你给他什么规矩,他就守什么规矩,一旦坏了规矩以后很难纠正、很难教育。要开好头、起好步、立好规矩,抓好新生入学教育,初步建立规则意识。
据了解,学校把“立德树人”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形成了完善的德育体系,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实施养成教育,促进自主管理。养成教育和自主管理是二实小的一大特色。在实施自主管理德育模式的过程中,学校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重视课堂教学。落实课堂教学德育主阵地、主渠道作用。要求所有老师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切实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各科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明白做人道理,树立远大理想。第二,狠抓常规管理。班级每月都评出“班级之星”和“自主管理最佳岗位”,并将评比出的学生照片在班级明星榜上进行展示。此举为学生提供持久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化养成。第三,丰富德育内容。设立自主管理岗位,如“卫生监督哨”“路队督查员”“文明小卫士”等,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自主成长;建立活动阵地,如童声广播站、校园文艺队、少年国旗队等;开展自主活动,在各个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并且每年定期举行运动会、图书跳蚤市场等活动,成为全校学生自主展示魅力的舞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文明出行,执勤劝导”等,如今这些活动已成为锤炼学生的意志和品德的重要载体。
开展经典诵读,打造书香校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018年4月4日, 二实小600多名学生到许慎文化园参加漯河市第八届“清明祭先贤,全城诵经典”活动。他们以配乐经诗朗诵缅怀先贤,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提高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学校以各种活动为载体,每年举办“诵读中华经典,好书伴我行”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书香校园手抄报比赛、读书心得展示、读书征文比赛、图书漂流、争当“阅读达人”等活动,引导学生培养爱读书、好读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打造书香校园,争做有为少年。
学校从学生终身发展的大处着眼,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着手,瞄准最基本的德育目标,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2015年7月,学校科研课题《国学经典诵读与儿童道德修养的研究》被河南省少工委评为优秀课题成果,《学校道德与法制相结合德育模式创新行动研究》课题研究也已结题。2018年第二季度,常烨辰、曾熙媛两位同学被漯河市文明委评为“新时代好少年”。
强化管理 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锻铸师魂 师德楷模享誉中原
2015年1月16日,二实小举办“图书漂流”活动。
2016年4月25日,二实小举办首届校园足球文化节。
2018年10月9日,二实小在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举行综合实践活动开营仪式。
“二十余年,三尺讲台播种希望,诠释爱的真谛;十八年里,一百零九次献血,展示善的力量。用爱作音符,谱写美妙旋律;以善为和弦,演奏动人乐章。她有剑胆琴心,更有责任担当!”
2017年12月26日下午,河南大学百年大礼堂内暖意融融,喜气洋洋,2017“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颁奖典礼在此举办,这是评委会写给二实小冀莉琴老师的颁奖词,也是对她为中原教育者代言的褒奖!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是每一个人生命中的筑梦者,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筑梦人。
学校党支部书记丁俊生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要造就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不断增强立德树人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学校大力弘扬高尚师德。严格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出台了《市二实小规范师德行为暂行办法》,从“师品、师智、师能、师表”四方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培养教师忠诚教育事业,履行神圣职责,造就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风范和职业素养。
培养一支爱岗敬业的班主任队伍。班主任是进行班级管理的直接行为者,也是学生教育的直接管理者。学校历来特别重视班主任工作,坚持落实好四个制度:班主任岗前培训制、班主任例会制度、班级量化评估制度、班主任培训制度。三年来,坚持每周一次班主任经验交流活动,并组织班主任参加市内外各种培训132次。这些制度的落实,对推动班级自主管理有着积极作用,带动了班级管理的日趋规范,也逐渐形成了一支业务精湛的专业化的班主任队伍。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二实小把2018年定为“师德师风建设年”,开展以“正行风、肃作风、立师德、铸师魂”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活动,立足学高为师、品正为范的标准,通过“大学习、大讨论、大实践、大提高”,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人民满意的教职工队伍,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努力打造阳光校园。活动分宣传发动阶段、学习讨论阶段、反思查改阶段、整改提高阶段,并列出了反思查摆问题清单供老师们有针对性地对照检查,边学边改边提高,如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希望大家做到懂道理、守规矩,有信仰、知敬畏,有责任、敢担当,有目标、勤以恒。”2018年秋季开学时,校长李顺江对全体师生提出明确要求。
学校所有工作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展开,尤其是管理工作,为教育教学提供着安全可靠的保障。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高效规范”的理念,在管理机制上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办法坚持集体领导,充分发挥了班子的整体效能,实行民主管理,在管理模式上坚持分级、分层理事。
副校长吴琳琳告诉记者,学校行管后勤各岗位工作人员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明确“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师生”的原则,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地在自己岗位上默默奉献着,创设了温馨和谐的环境,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可靠保障。
学校工会把“创建服务型工会, 当好职工娘家人”当作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完善了以校教代会为主要载体、全面实行校务公开的民主管理的制度和构架,积极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尤其是认真做好退休教师的工作,每年重阳节召开退休老教师座谈会。工会经常组织教职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丰富教职工课余生活,营造温馨的“教工之家”,体现学校的“人文关怀”。
学校办公室是各项工作的运行枢纽,事情多而琐碎,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经常加班加点、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完成相关工作。学校党建工作扎实推进,积极开展学习型党支部创建活动。从2017年12月起,在每周一全体教职工例会上,学校中层以上人员向全体教师汇报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让十九大精神深入到每个教职工心中。办公室围绕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和全市“双创工作”,以及综合治理、依法治校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学校总务处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精心管理、贴心服务、用心育人,努力做到管理精细、服务优质化,运转高效化。尤其是节假日老师们休息时,就是总务处人员最忙碌的时间,他们对校园设施进行整修,为全体师生提供安全、舒适、优美的工作学习环境。同时,总务处还要做好财务工作,为全体教师解决后顾之忧。他们的付出得到了上级的认可,连年被评为漯河市预决算工作和后勤管理先进单位。
辉煌成就,成于不变的初心;百年梦想,激扬奋进的力量;精彩的华章,总是在接续奋斗里书写。校长李顺江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追赶超越、与日俱新,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才,用行动诠释人民教师的伟大和光荣,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