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药是很多家庭居家必备的药品之一,秋冬季又是感冒的高发期,如何选择用药非常重要。
1.对感冒的治疗没有特效药,一般是对症治疗
以解热镇痛为主,常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应用这些药物要注意它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胃肠道出血和溃疡患者,患有鼻息肉、鼻窦炎、鼻炎又伴有哮喘患者,应慎用,一经确诊应绝对禁用。对乙酰氨基酚是解热镇痛的首选药,老幼均可,但是也要注意其对肝肾功能的影响,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止使用。
针对感冒引起的咽干、咽痒、流涕等过敏症状,可使用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但这一类药物非常明显的副作用就是嗜睡,所以司机、高空作业、精密操作的工作者应避免使用。麻黄碱滴鼻剂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可减轻鼻黏膜充血,缓解鼻塞症状,但婴幼儿不建议使用此类药物,闭角型青光眼、高血压、前列腺肥大患者也不适用。
2.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用对药很重要
治疗风寒感冒关键是辛温解表,治疗风热感冒的关键是辛凉解表。不管是选用西药、中药,还是中西合璧,需要注意的是,服用两种以上药物时,要避免作用相同或相似的药品同时服用,以免增加其不良反应。
3.病毒感染,用抗生素只会加重病情
单纯的病毒感染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盲目使用抗生素反而导致病情加重,病情延长。除了小儿、老人、手术后、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等易招致细菌感染的感冒者,或是病程已超过一周仍不见好转外,一般不使用抗生素。如果确实合并细菌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类、红霉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进行治疗。
青霉素类抗生素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抗生素,例如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羟氨苄、头孢呋辛等。磺胺类抗生素常用的是复方新诺明,使用此药物时应注意需大量饮水,每日尿量不少于1500毫升,或是加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以防尿结晶。喹诺酮类用于呼吸道感染的药物有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等,它可替代青霉素,用于对青霉素耐药或过敏的病人,但是这类药物对关节软组织有副作用,所以18岁以下的青少年、孕妇禁用。袁 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