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育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11月16日 星期
——记源汇区实验小学数学教师孟红伟
倾心教育 甘为人梯


■文/图 本报记者 李文姣

从教16年来,他倾心于教育事业,刻苦钻研,积极参加教学改革,扎实进行教育科研,以勤勉的工作、优异的教学成绩赢得领导、家长和师生的赞誉,是全校校乃至全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面旗帜,他就是源汇区实验小学数学教师孟红伟。

除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孟红伟执教的公开课也多次荣获市、区级一等奖,他本人先后被评为区级优秀班主任、区级优秀教师、区教研工作先进个人、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优秀辅导教师、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市级师德先进个人、市级教学标兵、市级骨干教师、市首届教坛新秀、省级骨干教师。

教学风格自成一派

2000年,孟红伟初登讲台,他积极参加校、区级的教研活动,勇于承担教研任务,深得教研室领导及老师的好评。他连任六年级教研组长,在主持教研组工作时,他总是率先上研讨课。经过不断地历练,孟红伟逐渐形成了扎实朴实、风趣幽默、设疑引思、互动生成、生机盎然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喜爱。

孟红伟说:“我一直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大于学习知识,多年来,我始终践行着这样的教学理念。课堂上我比较注重探究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听讲、读题、思考、检查、纠错等习惯的培养。”他所教班级的学生总是会学而且乐学。无论是学校举行的期末水平测试,还是教科体局进行的抽测比赛,他班学生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2017年4月,在源汇区运算能力调研中,孟红伟带领六年级取得全区第一名的优异成。他所带班级中15人参赛,12人获奖,其中2人获得满分。

教研路上硕果累累

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孟红伟把课题研究当作提升自我的一个有效途径,针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学生欠缺主体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问题,他主持研究了市级课题《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通过大量的论证与实践,提出了适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两种基本模式:情境教学和自主探究,较好地解决了学生靠死记硬背孤立地学习概念的问题。

同时他还乐于指导年轻的新手,与年轻教师结成师徒关系,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班级管理、备课讲课等方面对其进行悉心指导。“年轻教师最主要的就是要转变教育理念,我们学这些数学公式大部分人一辈子也用不上,那为什么还要学呢?因为我们学的是探究的方法。”孟红伟并不赞成把学生的努力与成功简单挂钩,他说,“努力并不一定会成功的,很多学生很努力也解不出题,这会让他们有挫败感。老师应该让学生知道努力是为了学习探究的方法,是为了让自己不断进步。”

在孟红伟的指导下,数学组的年轻教师进步很快,先后获得了源汇区第四届优质课大赛特等奖、源汇区教学标兵等荣誉。

绝不放弃学困生

在教书的同时,孟红伟坚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不仅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知识,更加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教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努力使每个孩子都能够快乐、健康的成长。

对于班上的学困生,孟红伟从不轻言放弃,总是耐心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赞扬,帮其树信心,深得家长、学生的喜爱。今年,孟红伟因为管教学生,被学生威胁要报警。这名学生因为家长疏于管理非常贪玩,沉迷于玩手机。当孟红伟提出要与家长沟通时,学生觉得老师管得太“宽”,要打110报警。不仅如此,这名学生还冒充自己的家长给孟红伟打电话,要他不要再多管了。孟红伟既没生气也没放弃,而是耐心地与学生和家长沟通,最终打破了学生心中与老师敌对的心墙。孟红伟说:“都说现在的孩子管不得,但我是老师,不能眼睁睁看学生一天天地消磨时光。其实这些学生只是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罢了,只要有耐心,就能让学生不再抗拒老师的管理。”

正是因为孟红伟不放弃、有耐心,他所教的班级总是班风正、学风浓。为此,学校总是把难于管理的班级交给他,让他力挽狂澜。他对此毫无怨言,还说:“我乐于实践,也期待自己能创造奇迹。”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