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11月29日 星期
我市统筹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城市“双修”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漯河越来越文明和谐美丽宜居


漯河美景日新月异。本报记者 王晓东 摄

本报讯(记者 张军亚)解放北路、牡丹江路、太白山北路等断头路打通了,太白山路澧河桥、牡丹江路沙河桥等一批桥梁建成通车或即将通车,新建供热管网30公里、换热站16座,新增供热面积98.8万平方米……今年是我市主城区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暨城市“双修”工作的关键之年,也是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的基础之年、攻坚之年,我市将二者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围绕市政路网、城市水系、城市绿化、雨污分流、集中供热、户外广告整治、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干成了一批多年想干而没有干成的事情,解决了一批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实实在在提升了市民幸福指数,改变了城市整体面貌,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带动了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了城市文明形象。总体上体现为:

资金投入多。今年,我市在主城区安排了236个建设项目,总投资500亿元,计划年内完成投资150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142亿元。其中,市财政直接投入8亿元,是前三年市财政投入城市建设资金的总和;区级财政共安排资金17亿元,其他社会资金117亿元。这在漯河市城建史上是资金投入最多、建设力度最大、建设项目最多的一年。

惠民力度大。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加大投入,补上短板,办民生实事,增加城市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97个,背街小巷综合整治599条的目标任务已经大头落地;新建改造公厕50座,已完成47座,市区公厕总量达到350座,如厕难问题基本解决;市区4个立体停车楼已开工建设;新建供热管网30公里、换热站16座,新增供热面积98.8万平方米,新建燃气管网50公里;新建街头游园绿地22个;新建改造农贸市场6个。这一大批长期困扰市民问题的解决,极大地提升了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重视程度高。今年市委、市政府召开了高规格的动员大会,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实行城建交通工程周例会制度以来,(下转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