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11月29日 星期

漯河越来越文明和谐美丽宜居


(上接1版)一大批工作推进中的问题和遗留多年的难题得以迅速解决。截至目前,已召开53次周例会,研究了200多项议题。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也同样高度重视,成立机构,健全机制,共同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和文明创建工作。

大手笔的投入,卓有成效的实干,有力推动了我市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暨城市“双修”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使其呈现出“四快”的特点:

城市功能快速完善。交通方面,市区新建、改造道路30余条,泰山北路、解放北路等多条断头路全部打通,太白山路澧河桥、牡丹江路沙河桥等一批桥梁建成通车或即将通车。城建环保方面,马沟污水处理厂试运行、召陵东城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即将完工,新增污水处理能力8万吨;塔河水污染治理、七支渠改造等7项环保工程全部完工,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显著;机扫卸污处理站、垃圾中转站、公厕等一批环卫设施加紧建设,城市清洁功能明显改善。城市功能方面,市城市展示馆、市图书馆、市文化馆等一大批市属场馆的投入使用,展示了城市形象,提升了城市内涵。西湖学校、开发区实验中学、漯河高中东校区等9所学校的建设,让城市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布局更为合理。

以水“润”城特色快速彰显。市委、市政府把以水“润”城作为我市特色,提出了建设中原生态水城的目标,以沙澧河为主轴,在城区东部、西部和北部实施五大水系建设,沙澧河大二期东西两段、幸福渠水系和西城区水系9个施工标段正在强力推进,龙江生态城水系正在完善设计方案,开发区中水回用形成10公里的流动水系已基本成型。

城市管理水平快速提升。我市从顶层设计到微观管理,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通过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让工作机制更加健全,部门职责更加明确。通过狠抓城市 “七治”工作,开展交通秩序、占道经营、户外广告、杨柳飞絮、空中管线等各类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整治“六乱”行为,城市清洁行动成效全省领先,为市民营造了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加强公用设施维护管养,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城市文明程度快速提高。随着一大批基础设施、生态建设、污染治理、棚户区改造等项目的建成投用和文明行为的教育引导,城市面貌明显改观,脏、乱、差现象大幅度减少,市民文明素质显著提升。如背街小巷、老旧小区改造之后,市民维护环境卫生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原来乱倒垃圾、乱贴乱画、乱扯乱挂的现象基本消除。可以说,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和文明城市创建不仅在硬件设施上让城市文明形象日益凸显,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市民文明素质的全面提高。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