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8年12月7日 星期

大美漯河景如画 沙澧大地好风光
——我市旅游业发展回顾
许慎文化园景区。
开通了漯河—广州的“漯河”号高铁。
小商桥景区。
南街村景区。
连续举办五届全国汽车场地越野公开赛。
成功举办环沙澧河国际半程马拉松赛。
连续多年在央视开展旅游宣传。
与中原银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文/本报记者 李 丹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旅游业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逐步走出了一条切合市情、富有特色、聚集人气的产业发展之路。今年前10个月,我市共接待游客546.6万人次,同比增长10.54%,实现旅游收入39.385亿元,同比增长12.43%。旅游经济持续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逐年提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漯河旅游在改革中起步,在探索中前行,在实践中发展,走过了艰苦创业、奋进赶超的发展之路,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萌芽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漯河旅游业由外事接待型逐渐向经济创汇型转变;起步发展阶段——2000年,漯河市旅游局成立,旅游市场主体逐步形成,旅游业发展进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新阶段;固基发展阶段——2007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并将旅游业作为全市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着重培育,2009年召开了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旅游兴市战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市级财政每年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对产业发展给予相应扶持,旅游市场逐渐成熟,旅游新业态悄然兴起;蓬勃发展阶段——成立市文化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副组长,市直各单位任小组成员,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统筹研究解决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全市上下形成了建设旅游强市的奋斗目标,旅游业发展速度空前。

历届市委、市政府接力打造漯河旅游新形象,深化旅游与文化、体育、工业、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先后出台了《漯河市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奖励暂行办法》《漯河市旅游目的地建设规划(2015~2025)》等,形成了各级党委、政府重视,部门紧密配合,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良好发展环境。旅游发展要素日益充实,产业发展迈入高质量轨道,。目前,全市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10家,共建成旅游厕所170座,全市星级酒店10家,床位2000多张。旅游资源的挖掘、包装力度持续加大,相继开发出以双汇工业园、贾湖酒文化园为代表的特色工业游,以南街村、沙澧春天生态园等为代表的特色乡村游,以许慎文化园、小商桥景区等为代表的特色文化游,以开源景区、黄龙湿地公园等为代表的城市休闲游……培育涌现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家、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家、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1家、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20个及各类乡村旅游经营单位41家,开通了漯河市幸福乡村游1、2、3号线。持续在中央电视台投放我市旅游宣传广告;漯河至广州的“漯河号”高铁开通,制作《漯河礼物》《漯河味道》《漯河风光》旅游画册等宣传品,加大市场宣传推广力度,让漯河旅游叫响全国。搭建中原经济区旅游联盟、豫南六市旅游联盟、京港澳高铁沿线旅游市场宣传推广平台,组织开展了河上街庙会、漯河旅游特色小吃评选等活动,相继举办全国汽车场地越野公开赛、环沙澧河国际徒步大会、中原骑游节等,传播漯河旅游好声音,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开源景区。

沙澧河风景区。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