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卫生健康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12月12日 星期

老年人需谨慎合理服用这10种药(一)


一项对某社区老年人用药的调查显示,51.33%的老年人每天服药,其中18.74%的老年人每天同时服用3种药物,2.52%的老年人同时服用6种药物。老年人由于各系统功能降低,导致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功能减弱,加之老年人多种疾病共存,用药种类较多,势必增加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显示:全球有1/7的老年人不是死于自然衰老或疾病,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下面列出10种常用且风险较高的药物,请老人谨慎合理服用。

1.布洛芬

解热镇痛,但有肝损害风险,忌剂量超标

有的老人按照说明书剂量服用布洛芬后发现并未见效,就自己再多吃一点,实际上由于老年人体内代谢较慢,一般服用剂量应为正常剂量的一半,超量服用很有可能会导致肝脏的损害。

布洛芬还有消化道出血或溃疡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胃痛、便血等。如果老年患者本身就有胃肠道疾病,则更应该引起注意。饭后服用布洛芬,能够较好地规避此种风险。

此外,很多老年人习惯把布洛芬等同于止痛药物,一疼痛就吃,但布洛芬只能对症治疗,也就是缓解症状,没有办法去除病根,极易掩盖病情。老年人想要确诊病情,还是要及时咨询医生。

2.胰岛素

控血糖,切忌自行加量,警惕低血糖

很多老年人早上醒来测量血糖,发现空腹血糖较高,便误以为是前一天胰岛素注射的剂量不够,于是擅自增大注射剂量。出现这种情况,除了降糖药物使用剂量不足外,还有可能是因为患者夜间血糖过低,体内的胰升糖素等对胰岛素有拮抗作用的激素分泌增多,但患者体内又不能相应地增加胰岛素分泌量,从而使血糖逐渐升高而导致清晨空腹高血糖,擅自加大胰岛素剂量更危险。

对于老年人来说,低血糖存在致命的危险,由于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夜间,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去严格调节剂量,避免低血糖发生。

3.安定(地西泮)

镇静催眠,易有依赖性,半夜起夜要小心

地西泮也被称作“安定”,有镇静、催眠的作用,是二类精神药品。

有的老人半夜起夜时药效还存在,因而会有头晕表现,在这种状态下老人容易摔倒,甚至导致骨折,因而靠催眠药治失眠的老人,起床时要特别小心。

另外,这个药物还会让人有一定依赖性,一是身体的依赖,如有的人以前只需要吃一片,现在要五片才能起作用;二是精神上的依赖,有时候自己能睡着了也要服用。

为了让催眠药起到最好的疗效,最好是在睡前半小时服用。不要在马上要睡下时才想起来服用。吃完药后还应该适当多喝点水,走动走动,这样能让药物直接进入胃里被吸收,而不是停留在食道。此外,长期服用此药时不能突然停止使用,而是要逐渐减量,换药时也应该听从医嘱。《健康时报》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