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助推神州大地共圆中国梦,锐意创新植根沙澧沃土打造新西城。 伴随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配合国家重点工程京广高铁建设,依托漯河新客站、打造漯河新窗口,2010年3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西城区开发建设工作。这里是高铁漯河西站、漯河市商务中心区、大数据产业园区所在地,更是漯河城市形象的展示区、漯河市深化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开发建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西城区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面对经济下行、负债率高、资金压力大、瓶颈制约突出的困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新时代漯河经济社会发展“四三二一”工作布局和“四城同建”总体部署,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市商务中心区建设为核心,以招商引资培育产业为动力,鼓士气、聚人气、兴产业、建机制,正作风、讲实干、争一流,东兴产业、西拉框架,扎实推进开发建设并取得明显成效。全区累计开工在建各类项目80余个,建成项目近50个,累计完成投资210亿元,通车高标准道路18条,拉大城市框架12.1平方公里,迈入了科学发展快车道。
高标准推进城市建设
按照市委在完善区域功能上走在全省前列的要求,以加快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载体,倾力打造豫中南地区性中心城市形象展示区。一是规划编制高标准。积极借鉴新加坡花园城市建设理念,累计投入3800万元,完成了一期控规及城市设计方案、市商务中心区发展规划及空间规划,初步形成了二期总体规划方案,为西城区科学发展绘就了蓝图、指明了方向。二是城市功能高起点。宇华实验学校、漯河实验小学西城校区、中心医院康复中心、城市展示馆、图博馆、文化馆陆续投用,沁源和健康养老综合体一期、青少年实训基地部分投用,市民之家、市科技馆等加快建设,集中供热项目已经启动,城市功能日臻完善。三是生态宜居高品位。天翼滨湖国际一期、建业森林半岛一期已经交房,上林苑、绿地城已经动工,恒大悦府、天翼滨湖、畅园国际、建业云熙府、西溪花园等所有开盘房源一房难求,开盘即清盘成为常态模式,去化率居全市首位,乐居西城已经成为漯河房地产业新品牌。
高品位打造水韵西城
以打造中原生态水城先行区为目标,坚持以水穿城、以绿荫城、以桥靓城,全面展示漯河形象。一是水系建设提质提速。小南湖湿地公园形象初现,景观打造接近尾声;高铁以东区域10公里水系即将全线打通蓄水,年底达到全线通航条件。二是桥梁景观已经显现。规划建设特色桥梁53座,已经建成西城晓月、驷马飞歌等桥梁19座,打造桥博览文化,为漯河打造中原生态水城、中华桥城提供支撑。三是景观绿化不断提升。按照花园城市标准,采取多建园、广布绿模式,高标准抓好绿化工作,打造红枫大道、樱花大道、银杏大道等特色大道,真正成为环城水带、生态绿带、城市灯带、市民休闲带、桥梁展览馆,成为打造中原生态水城先行区的重要载体。
高质量推动开放发展
一是经济指标提质增速。主动抢抓发展机遇,着力在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动能转化等方面下功夫,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市领先。根据目前数据,全区实现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税收收入增速均居全市前列。二是开放发展注入活水。累计签约落地项目近60个,总投资近500亿元,其中今年新签约项目12个,签约资金约140亿元,为西城区加快开发建设注入了源头活水。尤其是绿地超高层、绿地五星级酒店、红星美凯龙爱琴海购物公园综合体及一批科技信息产业项目相继签约,4家世界500强企业陆续签约入驻,集聚效应、热土效应已经形成。累计完成银行融资、PPP融资60多亿元,形成了多渠道多元化融资格局,有效破解了钱从哪里来的瓶颈。三是商务中心区跨步发展。商务楼宇加快建设,华鼎世界港建成投用,闽商大厦即将完工,天盛大厦、畅园国际、鲁明大厦、总部港、拥军大厦等加快推进,绿地超高层、五星级花园酒店、城际空间站、红星美凯龙双MALL加快筹备;CBD1主12副商务楼开工6栋,全区商务楼开工15栋。总部经济初见成效,入驻世界500强4家、行业百强10余家。奥特莱斯全面运营,现代商业日趋繁荣。呼叫信息产业从无到有,实现零突破。漯河首家呼叫信息港全年计划入驻2000席以上,预计可带动就业6000人以上。沁源和医养综合体已吸纳会员1000余人,医养产业成效初显。沙澧春天、爱乐地儿童乐园、卡丁车游乐园等休闲旅游品牌形成特色。
高指数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环保攻坚成效明显,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严格工地管理,巡查督查夜查,所有项目严格落实“八个百分之百”;坚持城乡统筹,环卫市场化运作实现城乡全覆盖;坚持常态长效保洁保湿抑尘,以克论净合格率100%;黑臭水体全部解决,沙澧河网箱养鱼全部清理,饮用水源合格率100%;土壤检测率先完成,环保指标全市领先。二是脱贫攻坚精准发力,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树立脱贫标兵,激发贫困户自主脱贫内生动力;加大贫困户培训力度,形成贫困户自主就业创业模式,实现脱贫攻坚、基层党建、发展村集体经济与增加贫困户创业就业相结合,真正实现精准扶贫。三是稳定风险防范得力,坚持依法治区,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抓早抓小抓苗头,及时化解不安定因素,在重要敏感时段均实现“五个不发生”目标,西城区被评为“三无”县区,阴阳赵镇被评为“四无”乡镇,确保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四是社会事业协调推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打造都市农业、生态农业品牌特色。人居环境投入不断加大,镇村居民生活环境进一步优化。“创文”成果不断扩大,志愿活动深入开展,居民文明素质显著提高。基础教育稳步发展,全区校舍环境提升稳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安全生产常抓不懈,综合治理扎实有效,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高质量抓党建正作风
能否为漯河增添浓彩,关键在作风,根本在实干,核心在党建。西城区坚持聚焦主业主责,突出政治引领,扛稳第一责任,抓班子、带队伍、强基础、正作风、树导向,确保高质量党建在西城区落地生根。尤其是扎实开展正作风、讲实干、争一流作风建设和“三提三创”活动(聚焦素质提升、争创四强班子,聚焦落实提效、争当五好干部,聚焦发展提质、争创一流业绩),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在干中转,在干中树,在干中正,领导班子带头经常与一线同志一起钻树林、进场院;区、镇、村全体干部着眼全局主动担当,战严寒斗酷暑、攻山头拔钉子,党建统领作用明显发挥,确保了开发建设顺利推进。 2018年开工、建设各类项目近50个,2019年开工、建设项目将突破70个。下一步,西城区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根本方向,强力推进“13531工程”,东兴产业、西拉框架,鼓士气、聚人气、兴产业、建机制,早日将西城区建成豫中南地区性中心城市形象展示区、中原生态水城先行区、中国食品名城的漯河味道体验区、中华汉字文化名城的汉字文化产业集聚区,为中原更加出彩、漯河增添浓彩做出积极贡献! 文/图 王松河 薛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