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8年12月18日 星期

临颍倾力打造文明生态新城


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实施以来,临颍县抢抓首批实施县机遇,全面落实新时代漯河经济社会发展“四三二一”工作布局和“四城同建”工作要求,深度谋划,创新攻坚,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绘蓝图、强规划,明确发展定位。该县投资5000多万元,编制城乡总体规划和33项专项规划,同步完成总体城市设计和5项控制性详细规划,确立了以“七区同建”统筹城乡融合、统筹产业发展的规划理念。产业集聚区、现代家居园区、绿色装配式建筑基地承接工业发展;城市老城改造区、黄龙特色商业区、颍川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升级,传承历史文化,繁荣“三产”;新农村建设示范区通过打造特色小镇,创建富裕宜居、文明守法“双示范村”,推动乡村振兴。

补短板、强基础,提升城市品质。该县以“城市双修”为抓手,投资100多亿元,谋划实施130多个项目,纵深推进畅通临颍、水城临颍、森林临颍建设,推动城市提质发展。畅通临颍方面,投资20亿元新建、改建道路59条117公里,“七纵八横”高效出行主路网格局基本形成。水城临颍方面,用足用活城市中水、南水北调盈余存水、颍河引水,打造缺水城市引水、用水、治水与生态建设融合发展的可持续模式。建成日供水5万吨中水厂两座,在全省县区率先实施“中水回用”,让中水排放前先进城,中水回流注入城区黄龙渠、五里河,打造出两条30公里穿城生态景观廊道和6个节点生态湖面。积极争取南水北调工程10万吨日供水量,让丹江水进厂之前先进湖、让群众先观赏后饮用,高标准建设了占地2500亩、库容60万立方米的黄龙湿地保护区。投资2.5亿元,全面启动“颍水入城”工程,建成后将形成“一纵五横”县域生态水系,涵盖城区及周边467平方公里。森林临颍方面,在城区,围绕“两河六湖一湿地”建成5300亩生态景观组,沿57公里主干路网“一路一树一景”新增绿化面积80万平方米、街心公园8处,构建了“一心、两轴、两带、多节点”的绿化格局。在城郊,建成1万多亩的颍南、颍北两个森林公园。在城外,沿“三纵一横”过境道路,打造了8万多亩花卉苗木产业带,初步实现了森林绕城、绿满颍城。

抓创建、强整治,推进精细化管理。去年以来,全县深入开展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全国卫生县城“三城同创”,在物的创建和人的创建中,深化“四项治理”,扎实推进“十大专项整治”,补齐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精细化管理历史欠账,打造秩序临颍和文明临颍,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物的创建方面,一是打好生态环境“治污”硬仗。集中开展环卫提质和污染围城专项整治,新建、改建供排水管网50多公里、供热管网40多公里,改造提标日处理12万吨污水处理厂3座、450吨生活垃圾处理厂1座,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集中供热基本实现全覆盖。二是打好交通秩序“治堵”硬仗。集中开展城区交通秩序、路面修补及绿化亮化两大专项整治,打通“断头路”“瓶颈路”12条,投资2300万元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打造了高效便捷的出行环境。三是打好市容卫生“治脏”硬仗。集中开展“门前三包”、户外广告和商铺外立面规范、夜市规范经营、集贸市场规范、空中管线改造规范五大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对城区墙面和线杆乱涂画,电线、电缆乱扯乱拉,广告及招牌破损,占道经营等问题进行集中治理,城市环境卫生实现深度保洁。四是打好公共服务“治差”硬仗。集中开展背街小巷、老旧社区联动整治和公厕改造专项整治,改造老旧社区2个、“城中村”5个,新建和改造公厕45座,高标准建成“四校一中心”,切实解决了如厕难、入学难、看病难等问题。人的创建方面,以“七润七守”为主线,重点依托文明秩序、文明生活、文明形象“三文明”活动,开展“文明小区”“文明乡村”等评选活动,有效提高了市民文明意识,营造了全民守礼、文明向上的良好氛围。

(下转2版)


上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