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教育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1月9日 星期

有一种家庭作业叫亲子游戏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第一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二就是跟孩子做亲子游戏。”这是著名育儿专家陈帼眉教授的观点,在快餐式生活节奏充斥社会、学习压力倾轧家庭的今天,尤其值得重视,值得反思。

亲子共同参与的家庭生活,在今天的不少家庭中显得很奢侈。有些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情况,还有些父母虽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但无法科学系统地引领孩子健康成长。实践证明,亲子游戏对家庭成员健康锻炼和家庭成员之间和睦关系都有促进作用,不仅使参与的家庭成员体质、体形方面发生了改变,更使家庭关系熠熠生辉,家庭生活“闪闪发光”。

三年级的小罗同学从小由母亲和外婆带大,父亲忙于工作,与孩子关系不亲。小罗内向、胆小、优柔寡断,缺乏男孩的阳刚之气,父子之间少有沟通。班主任给家长的建议是: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能缺少父亲的陪伴,可以从每天的亲子阅读和亲子小游戏入手,周末全家出游,拉近父子距离,增强彼此间的契合度。

按照老师的建议,小罗每天回家后用半小时完成作业,晚餐后室内散步10分钟,边溜达边听《新闻联播》。半小时后是亲子游戏时间,内容有皮老虎、算十四点、拾子、家庭乒乓球赛、炒黄豆、游戏棒、呼啦圈等。周末时,一家人走进大自然,放风筝、钓鱼,做抬花轿、两人三足、打水漂、揪尾巴等小游戏。

亲子游戏进家庭两个月后,小罗变得脸色红润、活泼开朗,见到同学、老师会主动打招呼,见到父亲更是主动说话,每天都期待着父母能带他玩些什么有趣的小游戏。因为充满期待,父子之间亲密和睦,他们的家庭生活也因此充满活力。

每年学校组织活动,蒋行俭父子俩都会积极参加。2018年冬,他与儿子报名了“两人三足”游戏,他说:“这样的活动意义重大,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与父母间的亲情,另一方面可以拉近家庭与学校间的距离,使家校间有很好的沟通,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与儿子达到最佳的配合,爷儿俩在家里就开始积极地练习。“儿子练习得满头大汗,我问他累不累,儿子笑眯眯地回答我:‘不累’。”蒋行俭说,“我知道儿子其实挺累的,但他想在比赛中取胜,我也被儿子的这种精神感动了……”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合适的家庭亲子游戏,不仅让家庭生活变得丰富生动,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勇敢、自信、无私和责任感,同时唤起家长失落的童真。据《中国教育报》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