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俊霞
2018年,我市体育事业发展亮点纷呈:
首次探索与运营机构合作举办的环沙澧河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吸引了国内外4000人参加。
成功承办了全国男排冠军赛、全国女排超级联赛、全国青年篮球联赛等国家级体育赛事,持续把全国观众的目光聚焦到漯河。
我市运动员申国顺在第十八届亚运会上获散打男子56公斤级冠军;在河南省第十三届省运会上,我市代表团获得金牌26枚,创历史新高。
……
刚刚过去的一年,我市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市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以新时代漯河经济社会发展“四三二一”工作布局为统领,围绕定位“四城同建”,致力打造区域性体育赛事中心,科学谋划,开拓创新,不断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市体育局多项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先后获得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单位、民生实事办理先进单位、河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青少年竞技组竞技人才培养贡献奖等荣誉。
完善保障机制
创新办赛模式
2018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区域性体育赛事中心的战略目标。为此,我市相继出台了《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区域性体育赛事中心的实施意见》《漯河市体育竞赛奖励办法》《漯河市群众体育健身器材配建管理办法》《漯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责任分工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从政策层面为工作推进提供了保障。
为深入落实上述文件精神,市委、市政府建立了漯河市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大型体育赛事活动组委会及执行委员会,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赛事工作机制,探索出了体育部门牵总、多部门配合、运营团队合作、管办分离的办赛模式,推动我市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培育品牌赛事
彰显城市魅力
围绕打造区域性体育赛事中心目标,我市立足自然和人文历史资源,积极探索与运营机构合作,成功举办了全民龙舟公开赛、环沙澧河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环沙澧河国际徒步大会、河南省心意六合拳大赛,“铁人三项”比赛也在筹备中。这些赛事以体育为主题,以文化为内涵,富有地方传承和本土特色,引领体育文化新时尚,(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