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1月23日 星期

让反腐“铁拳”更有力量


(上接1版)

机关监督无缝对接,不断档、不留空白点

个别单位工作人员上班时间玩手机、看视频、看小说……近日,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组织人员对市直69个一级机构及51个二级机构执行工作纪律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对发现的有关问题全市通报曝光。

这是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纪工委开展日常监督的一个缩影,在漯河,机关纪委的监督之网也是越织越密越有力。

“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任性’用权也要有人管,只要是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都是监督对象,手握公权力必须心存戒惧。”市纪委监察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派驻机构主要是对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及市管干部和科级干部的监督,但部门科级以下党员干部的监督,不能断档,不能留下空白点。为实现“监督与再监督”的无缝对接,防止个别机关单位借机甩包袱、卸责任,退出不该退的监管领域,出现监管盲区和责任弱化,严防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中出现“上热中温下冷”的局面。2018年以来,漯河市积极探索市直单位加强机关纪委建设,要求设立机关党的基层委员会的市直单位,必须设立机关纪律检查委员会,未设立机关党的基层委员会的市直单位,则设纪律检查委员,协助党组(党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查处党组织关系在本机关的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的违纪案件。

目前,市直单位415名纪律检查委员已经到岗到位,无死角、全覆盖的党内监督体系日益完善,市直机关单位的日常监督水平有了明显提升,推动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一竿子插到底”,基层监督触角延伸到“末梢”

在市级派驻机构改革的同时,各县区也不落后,“一张图”部署、“一盘棋”推进,确保改革不走偏、不走样。目前,全市5个县区纪委监察委派驻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有效解决了过去派驻机构覆盖不全、职责不清、履职乏力等问题。县区纪委及驻派机构履行监督第一职责,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紧盯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扫黑除恶等中心工作,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探照灯”继续向下照。2018年11月21日,随着临颍县纪委监察委派出16个乡镇监察员办公室全部完成组建并同时举行揭牌仪式,全市58个乡镇监察员办公室全部挂牌成立,这是我市推进监察职能向基层全覆盖的重要一环。

“基层公职人员行使的虽然是‘微权力’,一旦滥用,直接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严重影响党的形象、威信和执政之基。”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察委主任杨骁说,在不断深化监察体制改革中,着力推动监察工作向乡镇(街道)拓展延伸,县区统一向乡镇派出监察员办公室,赋予监察权限,紧盯基层公职人员的“微权力”,监督其依法履职,不缺位、不滥权,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纪检监察就在身边、正风反腐就在身边,以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扎实成效取信于民。

与此同时,为解决村级组织规范运行监管的薄弱环节,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我市借助村级组织换届契机,在全市1345个村(社区)成立监督委员会,村村设立监察信息员,并且向市财政申请提高他们的工资报酬,激发其担当尽责的内生动力。

目前,乡镇监察员、助理监察员和1345个行政村监察信息员全部配备到位,全市4077名监察委会成员上岗履职,其中中共党员2614名,232名监委会成员由村(社区)党组织成员兼任,一大批在基层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的老党员、老干部进入监督委员会,监督覆盖到村务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从源头上遏制村级“微腐败”,有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延伸至村组,把压力传导到村组,把纪律约束落实到村组。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