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视点·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1月23日 星期
劳模情怀
让“老师”成为最温暖的词语


我是陈静,漯河市第二实验小学教科室主任、语文教师。很多人都说,我是一个阳光快乐、充满幸福感的正能量老师;孩子们说做我的学生非常幸福;其他老师说我的身上有一种魔力。其实所谓的秘诀,就是贴近孩子的心灵,了解他们更深层的需求,关心、赏识每一个孩子,爱他们就像妈妈爱自己的孩子那样。

每接手一个新班,为了尽快熟悉学生,我总会在开学前一天拿到学生名单后就开始背名字。第二天,当我在课堂上熟练地叫出一个个孩子的名字时,他们的眼中充满了惊喜和好奇。直到现在,这一方法仍是我接手新班时的绝招。为了更深入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也为了尽早争取到学生家长的配合,我会进行家访,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接触了很多家庭后,我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作为教师,不要仅仅相信眼睛看到的,要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因此,教学工作中,我对孩子们倾注了无私的爱。

2015年9月,一个孩子过生日,想让我在校园里给她照一张照片。自那之后,学生生日当天,我都会在校园里为他们照一组照片。从2015年9月到现在,我已为40多个孩子拍过生日照片。在微信公众号上,我开辟了“静眼看学生”专栏,为每个学生写一封信,把对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浓浓的爱,融进文字,也让学生通过这一特殊的方式,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关爱,让“老师”成为最温暖的词语。

我经常对家长朋友们说:不是有了孩子就会做父母,而是,有了孩子,你才有机会学习如何做父母。为了更方便、更多地与家长交流,我在班级微信群里开设“静课堂”微课,利用课余时间,选择家长有困惑的问题进行讲解,为每个家庭服务。为了给孩子宝贵的童年留下有意义的纪念,我便见缝插针为学生留下一些影像资料。那些第一次写的作业、为老师做的第一张贺卡、那行歪歪扭扭的毛毛虫一样的字,都在我的镜头里闪光。我把照片做成相册,定期传到班级群里。有家长在相册下留言:“谢谢您,陈老师,您用您的眼睛替我看着校园里的孩子。看着这些生动的镜头,觉得离孩子好近,离您也很近。您是我和孩子心中永远的女神!”

工作之余,我还努力想办法播撒更多阳光,让更多的人因为我的分享而受益。我把教学经历中发现的因幼小衔接准备不当而出现的种种问题,分门别类,进行剖析,并找准对策,多次应市里几家幼儿园与小学之邀,举行讲座,与家长、孩子倾心交流,并在课余时间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现代化的信息交流平台,义务接受家长咨询。

2016年1月,寒假前夕,我担忧:寒假期间,很多家长都在上班,孩子处于无人引导的真空期,极易沉迷于电子产品。如何和电子产品与不良习惯抢孩子,成了我当时最关注的问题。经过一番思考, 2016年1月30日,我成立了“公益静学堂”,这一纯公益的个人组织,已成功为70多个来自不同家庭和学校的孩子服务。寒假期间,无论雪下得多大,无论风刮得多猛,我每天带领孩子们诵读《孝经》,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道德的浸润和心灵的滋养。

我常常把对教育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转化成文字,已有百余篇稿子见诸报端。2015年9月,在省教育厅的支持下,“陈静名师工作室”成立;2016年8月15日,作为工作室主持人,我与巩义、洛阳、新乡、南阳、许昌五地工作室,一起缔结了中原名师区域教研联盟,多次组织活动,使区域教研活动走向深入,引领更多青年教师成长

2016年10月,“陈静名师工作室”公众号开通,我每周坚持发原创稿子,在专业成长、家庭教育、职业幸福等各个方面进行探讨。目前,已有1000多人关注此公众号,原创文章也屡屡被转载。我多次应外地邀请,为老师们作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职业幸福感等专题讲座、培训,被同事们称作“超人静老师。”

总有人问我:每天这么忙,你累不累?我想回答他们的是:我的态度决定很多事,我如此平凡,又如此重要。我愿意做一株向日葵,永远向着阳光微笑。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