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2月14日 星期

服务大局 担当作为


(上接1版)

为确保“三大改造”工程顺利实施,市工信局先后起草并以市政府文件印发了《2018全市工业扩量提质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支持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技术改造、绿色化改造若干政策(试行)》等,为推动工业经济转型提质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同时,市工信局牵头组建“三大改造”服务团,建立项目库,出台支持政策,积极帮助企业申报省专项资金,2018年争取省级技改综合性奖补资金项目15个,额度2700万元,项目数量居全省第5位,高于许昌、平顶山等地市。

政府的高度重视,政策的可靠保障,各种要素的大力支持,使我市的“三大改造”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智能化改造方面,实施主导产业成套生产线智能化改造行动等“五大行动”。启动115家企业、195条生产线“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三个层次的改造;投入工业智能化改造资金30亿元,占全省的十二分之一;培育市级智能化改造示范项目38个、示范企业31个,新增工业机器人340台,实施工业上云企业102家。

通过绿色化改造,推动河南中大恒源成功创建全国绿色示范工厂,引导银鸽、3515公司争创省级节水型企业,推进铭诚油脂、源隆生物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华电、银鸽等5家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技术改造;全面启动全市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制订全市整体搬迁改造方案,开展企业安全和环保卫生评估,金大地45万吨合成氨搬迁改造项目进展顺利;推广新能源汽车1374辆,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的2倍以上,我市获得省政府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及充电桩建设奖补资金1650万元。

围绕技术改造,重点推进市直“四新”项目及县区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企业通过改造新增产能、提高质量、提升效率。2018年,全市工业“三大改造”开工项目307个,竣工投产159个,完成投资218.03亿元,涉及企业255家。

加快培育企业

增强后备力量

为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确保全市工业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在强力实施“三大改造”的同时,我市还深入实施了工业“十百千”“小升规”两大工程。

实施工业“十百千”亿级企业及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加强骨干企业扶持。全市确定了105家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聚集全市资金及各类要素给予重点支持。2018年,全市105家“十百千”亿级培育工程企业实现产值548亿元,同比增长8.52%,增速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0.32个百分点。

启动实施“小升规”培育工程,强化小微企业培育。筛选100家规模以下、成长性好的小微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在生产要素、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着力打造我市工业发展后备力量。截至2018年底,68家小微企业升级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额完成年度50个的入库目标任务,比去年多9个,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表扬。

与此同时,我市还大力推动产学研对接,支持重点企业建设完善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提升品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全市筛选100家成长性中小企业,与全省科技资源开展对接,承接科技成果,解决技术难题。目前,38家企业建立了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深化企业服务

破解发展难题

连续7次通过服务企业周例会,研究一个濒临倒闭企业问题,逐项研究,逐步推进,最终帮助企业脱困。这是2018年我市服务企业周例会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

2018年,召开市级服务企业周例会37次、县区服务企业周例会115次,研究企业问题353个,办结262个,未解决问题正在有序推进。其中,帮助企业解决不动产问题130个,涉及土地500多亩,房产面积120万平方米。

显著的工作成效背后,离不开市工信局这个牵头单位的辛勤付出。2018年,市工信局认真落实市政府“三大重点工作周例会”制度,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运作流程,完善问题收集、核实、协调、会商等8项制度,坚持台账管理、挂图推进、落实督办、定期反馈等工作方法,提高办理效率。推动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和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及时通过政府帮助得到有效解决。

除了积极推动服务企业周例会有效运行,市工信局还实施企业首席服务员制度,对全市105家“十百千”亿级培育企业进行分包对接,实现服务全覆盖。企业服务团工作与周例会工作同步联动,互为补充,共解决问题189个,协调解决企业资金22.1亿元、用工1.2万人。

为让企业及时了解各项政策,做到心中有数,有问题及时解决,市工信局编印《惠企政策手册》,多次组织人员分赴县区、重点企业开展政策宣讲,举办企业家培训班,召开工业运行分析会,听取企业意见、网站搜集意见,各分管领导不定期深入企业,现场办公,把脉问诊,破解难题。在市人大对全市15个市直部门服务实体经济满意度评价中,市工信局获得满意评级。市工信局承办的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服务实体经济和擦亮中国食品名城名片重点建议获得高票通过。

担当作为争一流

多项工作创佳绩

担当作为争一流,扑下身子抓落实。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在面临各种困难和问题的情况下,市工信局干部职工迎难而上,敢于担当,凝聚力量,奋力工作,不仅在谋大事、布大局、抓转型、促提升方面成效显著,其他多项工作也取得新的业绩。

积极做好我市国家“三品”战略示范城市申报工作。2018年初,我市着手申报消费品工业“三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示范城市,当年11月8日,我市从众多竞争城市中脱颖而出,入选全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创造了河南省的先例。

全力做好免费WIFI民生实事工作。成功完成24个点位基建任务并开通运行,超计划6个。目前,惠民免费WIFI系统运行稳定,市民反应良好。

全面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立市工信局环保攻坚领导小组和4个环保督导组,班子成员带领科长到企业对大气污染、错峰生产工作进行督导,现场宣讲环保管控、企业错峰生产有关政策,严格按照要求落实工业企业停(限)产及错峰生产措施,多次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表扬。

企业安全生产取得好成绩。按照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党政同责的要求,开展安全生产对话谈心活动,印发《2018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召开系统年度安全生产工作会,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消防月活动,每季度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促进了全市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关注民生,服务环保,洁净型煤生产仓储供应配送体系建设顺利推进。集中开展洁净型煤能力建设百日提升行动,对生产企业和销售网点进行评价定级,全市洁净型煤能力建设进一步规范提升,市工信局被省政府禁烧办、省工信委命名为全省洁净型煤能力建设先进单位。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以第十七届中国(漯河)食博会和2018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为平台,邀请省外客商84人、国内500强企业4家,签约项目22个,投资额66.8亿元。其中,临颍建泰科技工业小镇项目投资20亿元。

悟往知来。新征程、新起点,2019年,市工信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漯河经济社会发展“四三二一”工作布局和“四城同建”工作要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深入实施工业“三大改造”,加快产业转型、促进企业提质。以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任务责任化作风,狠抓落实、狠抓细节、狠抓质量,扎扎实实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