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军亚
“树高千尺不忘根,回乡创业报乡亲!”“为创业铺路,让游子回家!”……春节前后,召陵区组织返乡人才走进该区各个乡镇,逐村、逐乡观摩。“看到一条条迎接的宣传标语和家乡的变化,深刻感受到家乡人的热情和对人才回归的渴求。”在外发展多年的李先生说,这次回乡,通过考察,他更加坚定了回乡创业发展的信心。
层层发力迎“雁”归。为做好乡土人才联络回归工作,召陵区相继召开了动员会、推进会、观摩指导会。各乡(镇、街道)和东城办按照要求,迅速召开动员部署会,实行党(工)委书记亲自挂帅、党政班子成员包片联村、包村干部逐人登记等工作责任制,通过摸底登记、寄家书、举办观摩活动等方式,联络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家过年,并引导其返乡创业。
建好用好“四个一”。春节前后,召陵区各乡(镇、街道)和东城办采取“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的“四个一”工作模式,在短短的几天里,迅速掀起乡土人才联络回归工作热潮。一是寄送一封邀请函。党(工)委书记亲自指挥,分组指导各村搞好摸底排查,帮助各村制作图文并茂的邀请函,介绍家乡发展情况,联络感情,邀请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二是设立一个接送站。由召陵区总工会牵头,各乡(镇、街道)和东城办、有关部门配合,在火车站设立一个乡土人才接送站,凭车票、身份证登记后,发放手提包、《返乡务工人员就业手册》、农村信用社贷款优惠政策介绍等,并免费提供车辆送到家乡。三是建好一个人才库。各乡(镇、街道)和东城办通过印制“在外创业人员统计表”等形式,进行摸底普查,指导各村做好乡土人才信息登记工作,以乡为单位建好一个乡土人才库。四是召开一次联谊会。各乡(镇、街道)和东城办及相关部门编制《乡土人才返乡创业指南》,宣传优惠政策,春节前后以乡为单位召开一次乡土人才联谊会(座谈会、观摩会),介绍家乡创业环境,促使成功人士返乡创业。
归乡发展意渐浓。据不完全统计,春节前后,召陵区共印制普查表格1500份、悬挂横幅985条、制作宣传手册800册、发送微信美篇家书(信)2000余条(次)、召开各类座谈会429场次。细致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召陵区乡土人才联络回归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
召陵区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召陵区高度重视乡土人才联络回归工作,将其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建立了长效机制,从今年开始,每逢重大节日,都要主动与乡土人才联络,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吸引更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