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丹
通 讯 员 吴国培 赵晓光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优美的生态环境离不开我们精心的呵护,也离不开法制保障。去年,我市紧紧围绕改善环境质量这个中心,聚焦重点,持续强化环境监察执法,敢于亮剑,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推动了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利剑出鞘 法律扬威
2018年,我市多项环境执法检查如利剑出鞘,直指群众密切关注的涉气、涉水、涉危废、“散乱污”环境违法行为。
根据《关于印发全市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促进环境污染防治攻坚联合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市成立了由监察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和环保5部门组成的联合行动小组,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4月,对“散乱污”企业进行集中检查执法,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据统计,2018年全市环保系统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共立案342起,同比提升128%;下达处罚决定325起,同比提升129%;罚款金额1764.97万元,同比提升319%;按照新法新规新标查办215起,分别为查封扣押7起、限产停产20起、移送行政拘留6起、移送刑事拘留1起、建设项目违法110起和按照新《大气污染防治法》查处71起,保持了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5月,结合生态环境部组织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督查活动,我市共排查违章经营等问题16个,相关部门主动认领、积极整改,已全部整改到位。
为提升工作实效,我市扎实开展环境监管“双随机”抽查,创新性地采取日常巡查与集中检查、白天检查和夜间抽查相结合的“点穴式”执法、“错时式”执法,并通过多部门联合执法,有效震慑环境违法犯罪。
借势借力 斩除顽疾
2018年,中央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河南省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省委、省政府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漯河进行为期半个月的环境保护督察,对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攻坚把脉问诊、指导问效。
为迎接中央、省委环保督察,我市深入动员部署,立说立行整改,铁腕攻坚问责,确保中央、省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对中央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和省委、省政府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的举报件和暗访问题,我市均做到第一时间呈签、第一时间督办、第一时间整改。经过共同努力,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交办的32批80个信访举报件,(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