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志愿服务与学雷锋活动结合起来,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理念,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探索志愿服务新模式,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取得了长足进步。近日,中宣部命名了第五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我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秩序管理示范大队作为全国唯一的交警集体、全省唯一的公安集体入选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我市吴新成、张静以及心协志愿服务队、临颍县青年志愿者协会等被评为2018年河南省“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优秀志愿服务社区”先进典型。现将他们的优秀事迹整理刊发,以飨读者。
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秩序管理示范大队
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秩序管理示范大队成立于2015年8月,先后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被共青团河南省委授予“青年文明号”, 被市政府授予“集体三等功”,被市委宣传部授予“感动漯河十大年度人物”,共青团漯河市委授予大队“十佳青年文明号”。2018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该大队将“学雷锋”教育实践活动贯穿工作始终,大家争当“学雷锋”楷模,涌现出了一批典型,各类好人好事1.7万余起,返还钱包、身份证件、银行卡、手机等物品共计300余件,返还现金7万余元,该大队经常收到社会各界赞扬电话、短信、表扬信、锦旗。有19名民辅警被市公安局通令嘉奖,23名辅警被授予“漯河市十佳市民”,10名辅警先进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报道28次。
八一路社区
八一路社区位于八一路南段路东,辖区面积0.6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967人。以“坚持自愿、量力而行、讲求实效、持之以恒”为原则,建立了“阳光八一志愿服务队”。截至目前,共有社区志愿者1265名、志愿者服务队9支。
该社区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确立志愿服务项目,通过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积极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普法教育。由辖区司法所同志、社区民调小组成员、社区片警和社区法律工作者组建“社区小法庭”,通过“小法庭”及时调解邻里纠纷。关注居民健康。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志愿者深入楼院,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咨询、健康教育活动。关注居民生活环境。我市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以来,社区志愿者不怕脏、不怕累,清理楼院地面卫生、墙体小广告,居民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整洁,有了质的提升。传播爱心。开展尊老敬老系列活动,为孤寡、空巢老人建立档案,“一帮一”结对子。
2018年,该社区荣获河南省优秀志愿服务社区。
志愿者张静
张静,现年50岁,是滨河社区的普通居民,十几年来,用实际行动感恩和回报社会。1996年,她丈夫因患癫痫病无法正常工作,居委会得知情况后,为他们安排了垃圾清运工作。她每天早上4点起床,陪同丈夫一起清运垃圾。就这样,风里来雨里去,他们坚持了十多年。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张静把党和政府对她的帮助化作“爱老、助老、敬老”的原动力,化作生活中的实际行动,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她坚持每月到敬老院为无儿无女、行动不便的老人免费理发、剪指甲,这一干就是8年。2012年,张静加入了天桥义工后,每周六在烟厂花园为居民义务理发。张静先后获得“中国社区志愿之星”“漯河十佳优秀党员”“漯河最美志愿者”等多项荣誉。
市心理咨询师专业协会志愿服务队
市心理咨询师专业协会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09年10月,现有注册心理咨询师志愿者302人,是一支专业化志愿团队。该服务队开展了“糖果妈妈关爱留守儿童——‘爱绘梦想’留守儿童的十二堂心理课”“向日葵——市精神扶贫百户行”等志愿服务项目。
以“糖果妈妈关爱留守儿童”为例,十年如一日,坚持每周到结对的农村学校开展心理辅导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经过长期实践,2015年年底,团队研发了《爱绘梦想——留守儿童的十二堂心理课》,为更多农村学校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模板和支撑。
截至目前,市心理咨询师专业协会志愿服务队共开展留守儿童公益心理辅导课累计1363节,受益留守儿童5049人;举办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咨询实操技能提升培训班六期,培训教师志愿者2200多人。《漯河日报》、漯河电视台对该志愿服务项目进行了跟踪报道。2017年,该项目成为市政府购买服务项目。
市心理咨询师专业协会志愿服务队还积极参与精神扶贫,自2017年3月至今,对全市244户贫困户进行跟踪访谈,帮助家庭贫困的孩子从自卑变得自信。
成立至今,市心理咨询师专业协会志愿服务队获得多项荣誉:2011年,获“团市委、市教育局心理健康进校园百场巡讲活动先进集体”称号;2013年,获“团市委优秀志愿服务队”称号;2015年、2016年连续获“优秀志愿服务先进团队”;2018年,“糖果妈妈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获得“河南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2018年,该组织荣获“河南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
临颍县青年志愿者协会
临颍县青年志愿者协会2014年10月成立,该协会下设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9个,涵盖医疗卫生、应急通讯、应急救援、心理疏导、扶贫开发、项目开发等多个领域。该协会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60余次,长期固定帮扶困难学生36人,培育孵化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9个,开展志愿服务项目4个。该协会分别获得市、县级慈善奖、组织奖及“漯河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称号。
2017年,临颍县青年志愿者协会自主研发了临颍县养老志愿服务系统,志愿者可通过系统详细了解服务对象的具体信息,解决了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者和服务对象之间精准对接问题。该系统被省电视台报道,在《漯河日报》头版进行宣传。2018年,临颍县青年志愿者协会扶贫开发类志愿服务项目《带你看世界》获得“河南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特等奖”,并成功晋级国家级青年志愿服务项目比赛。《带你看世界》志愿服务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固定帮助数十名困难家庭的孩子,带他们走进现代化工厂、科技园等,让他们重拾梦想、坚定信心;帮助十余名困难家庭中有劳动能力的成年人再就业。
2018年,临颍青年志愿者协会荣获“河南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称号。
关爱抗战老兵志愿项目
漯河公益志愿者团队抗战老兵分队自成立以来,先后走访了两县三区近百位老人,排查和确认了五位老兵,为老兵申请救助等费用合计达十多万元。2015年,资助李集镇抗战老兵田金贵4万多元换胯骨骨头;2016年5月,为九十多岁现居住在南京的漯河籍老兵程云峰举办寻找抗战老兵伙伴座谈会,完成老人多年的心愿;2016年走访裴城镇李金方老人,并送去2.5万元;2016年8月为商桥镇抗战老兵魏现成庆祝百岁生日;每年冬季为漯河籍老兵送价值2000元的大礼包以及米、面、油等物品。
关爱抗战老兵是倒计时公益,老兵们不断减少,关爱老兵刻不容缓。漯河公益志愿者团队抗战老兵分队的志愿者们一直走在关爱老兵第一线,他们关爱老兵的脚步从未停歇。
2018年该项目荣获河南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关爱失独家庭志愿项目
“心手相依·关爱失独家庭”是漯河三铭吾公益中心主要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获得2018年河南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和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为更好地关爱失独家庭,自2015年开始,三铭吾公益中心成立了公益艺术团和心理健康咨询团。通过举办多项活动,让失独家庭的老人们晚年不再孤单。截至目前,在该项目的帮助下,36户失独家庭走出物质和精神双重困境,过上了积极美好的生活。
三铭吾公益中心先后荣获2017漯河市希望工程助力脱贫爱心奖及漯河市“第三届暖冬行动爱心企业”称号。
志愿者吴新成
吴新成,72岁,做志愿者已经四年。
作为抗战老兵的儿子,吴新成时刻把父亲的教诲铭记于心。每天凌晨四点,他就来到纬一路爱心粥屋开始熬粥。熬粥这活看似简单,实际上很耗费体力。毛主席说过:“一个人做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他就这样坚持着。
每天凌晨从四点到七点,吴新成熬完粥,一刻不停歇,就帮忙摆桌子、凳子……干完这一切,回家伺候老父亲起居饮食。上午将近八点,他再出去打零工,维持家里的日常生活。粥屋里菜品单一,环卫工人和鳏寡孤独者也想换换口味儿,吴新成就为爱心粥屋做酱豆,除了就餐人员吃之外,或送人,或外卖,得到许多人的称赞。
吴新成每天坚持熬粥外,还每月从微薄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钱捐给粥屋,维持粥屋日常运作。吴新成无怨无悔,一如既往地在公益路上做一名践行者,用自己的行为感染和带动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行列。
2018年,吴新成荣获“河南省优秀志愿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