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3月26日 星期

现场采访 锻炼自我
小记者探访校园餐厅
图为小记者在召陵区实验中学后厨采访。
本报记者 张腾飞 摄

本报讯(记者 李林润 张腾飞)近日,本报小记者俱乐部组织开展“小记者探访校园餐厅”系列活动,让小记者来到所在学校餐厅,探访校园餐厅的“秘密”,通过现场采访提高自身能力。

进入漯河北大附属实验学校餐厅,放着多种饭菜样品的柜子立刻引起小记者们的注意。这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放这些食品?……小记者们围绕这个柜子提出了各式各样的问题。这个是食品留样柜。看到小记者们这么活跃,该校餐厅厨师长对小记者的问题一一作了解答。随后,厨师长还打开柜门,拿出食品小样,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当小记者看到食品留样柜内的食品后,又开始讨论和提问。“学生们这两天吃的食品,都会被取样留在这个柜子中。”厨师长说,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后,柜子内的食品方便相关部门抽检、追查。

看过食品留样柜,小记者们又了解了厨房里的一些重要设施。随后,厨师长带领小记者们来到了操作间。厨师长一边走一边向小记者们介绍厨房内部的情况以及正在制作的食品。“今天中午的主菜是香芋扣肉,一片香芋挨着一片肉,香芋可以把肉里的油脂给吸收,从而使这道菜有更好的口感。”“我们以后能不能经常来采访您,每天听您介绍一道菜,然后做成校园报道?”一名小记者问道,厨师长表示欢迎。

第一次走进自己学校的餐厅后厨采访,召陵区实验中学的小记者们做足了准备。

采访中,小记者们关注的东西不尽相同,采访的内容也是多角度。小记者马怡美非常留心后厨人员的穿戴和分工。她说,在没来学校餐厅后厨前,以为这里的叔叔阿姨跟妈妈在家做饭一样,没想到他们都穿着整齐的工作装,戴着帽子和手套,分工明确,井井有条,超出了自己的想象。小记者刘梓萱关注的是厨师可以制作哪些菜品,这也是很多同学关心的问题。小记者王锦丝详细了解了餐厅食材采购和食品制作的全部流程,表示要将所见所闻告诉同学,让这次餐厅采访任务更有意义。

漯河市宇华实验学校的小记者对第一次实景采访很重视,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写了详细的采访提纲,充分体验了一把当“记者”的乐趣。

采访当天,他们走遍了学校餐厅的就餐区、采购区、储物区、加工区、洗消区和售饭区,实地查看、了解饭菜的整个生产流程,并与同学们一起就餐,体验饭菜的口味。整个采访过程中,该校小记者都按采访前准备的提纲进行,采访内容也是面面俱到。小记者杨晨曦在采访活动总结会上说,她在采访中看到了整洁、敞亮、文化气息浓郁的就餐环境,看到了餐厅规范、严格、现代化的饭菜生产流程,品尝到了花样繁多的可口饭菜,认为这是一次收获很大且很有意义的采访体验。

宇华实验学校老师李晓艳对本次采访活动也给予了很高评价。她认为,小记者俱乐部在活动策划上很注重孩子的能力锻炼,活动组织前期也会给小记者提供很多指导,让孩子们在参与和完成活动任务的同时,也挖掘出孩子们的更多潜力。


上一篇  下一篇
鄂ICP备05006816号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运报刊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