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一首歌的时间,分享2018年全市法院工作。
策划/张献国 宋庆党 执行/张楠 文/本报记者 薛宏冰 版式/李树森
核心提示
安全、顺利、高效地完成“中原扫黑除恶第一枪”——李昊烨、李磊等67名被告人涉黑团伙案件审理工作,该案被省委扫黑领导小组评为全省扫黑除恶五大精品案件之一。在我省首创“执行案件律师调查令”,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收集“老赖”财产线索。善意执行我市某知名企业与韩国某公司合同纠纷案,为我市营造了良好的经商环境,获市委、市政府领导点赞。打击拒执罪案例被中央电视台报道,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围绕“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承诺,完善诉讼服务网、法院政务网、自助查询平台等系统。市中级人民法院电子卷宗随案生成率和电子档案入库率均达90%以上,是全省实现双90%的5家法院之一……2018年,全市法院紧紧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勇担当、敢作为,各项工作实现了新进展、取得了新成效。
数说2018年工作
“一年办案”知多少
2018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43843件,审执结40599件,同比分别上升17.6%和18.7%。其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各类案件5259件,审执结5003件,同比分别上升18.9%和18.5%。
审结各类刑事案件1348件,判处犯罪分子1716人。审结各类民商事纠纷案件22651件。
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受理涉黑涉恶案件8件96人,审结6件82人,其中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28人,累计判决财产刑627.5万元。
“依法服务”知多少
审结商标权纠纷案件135件;
审结婚姻家庭继承案件824件;
审结金融债权纠纷案件1458件;
审结医患纠纷、人身伤害、产品责任等案件2764件;
审执结拖欠民工工资案件837件,追回劳动报酬576万元;
审结合同诈骗、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犯罪案件150件;
司法救助147名生活困难的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245.3万余元。
“打击老赖”知多少
受理执行案件13374件,结案11165件,执结标的金额10.2亿元。全市法院“三个90%、一个80%”四项核心指标全面达到第三方评估验收标准,如期实现了“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阶段性目标,得到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充分肯定。
公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6471条,限制1364人次购买飞机票、高铁票等高消费行为。
法院出彩知多少
全市法院共有12个先进集体和34名先进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
市中级人民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司法宣传先进单位”。
市中级人民法院拍摄的微电影《铁水牛》获得全国法院第五届十佳微电影二等奖。
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市纪委监委拍摄的微视频《成长》获国家普法办优秀奖。
市中级人民法院干警穆莹莹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并荣记个人一等功。
市中级人民法院干警顾天能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司法技术先进个人”。
忠诚履职 保一方平安
◆扫黑除恶清污垢
2018年,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纪委监委、检察、公安、司法行政等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我市法院安全、顺利、高效审理了“中原扫黑除恶第一枪”——李昊烨、李磊等67名被告人涉黑团伙案件,极大打击了黑恶势力犯罪的嚣张气焰,起到了良好的警示教育作用,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该案被省委扫黑办评为精品案件,被省高级人民法院作为经典案例予以推广,“审判需要什么,市委就保障什么”的工作机制被誉为“漯河模式”。
◆严惩环境犯罪
2018年,全市法院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出台服务保障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审结环境资源案件15件,支持配合检察机关环境公益诉讼工作,合力服务绿色发展。
◆保护民企合法权益
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高效处理民商事纠纷,审结该类案件22651件。出台加强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方案,依法对673件涉民营企业诉讼案件慎用强制措施,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聚焦打好“三大攻坚战”,受理企业重整、破产清算等案件35件。
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审结商标权纠纷案件135件,依法制裁假冒“双汇”、“卫龙”、“三剑客”等知名商标侵权行为,用法律武器坚决捍卫“中国食品名城”这块金字招牌。
◆执行攻坚
2018年,全市法院在我省首创“执行案件律师调查令”,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收集“老赖”财产线索。建立联合信用惩戒机制,促使被执行人履行判决义务。
举全市法院之力,实行挂图作战,持续开展“春雷行动”“夏季雷霆”“秋季攻坚”“涉民生案件集中清理”“百日执行攻坚”等专项行动,坚决打击各种拒执行为,让赖账不还者寸步难行,让遵纪守法者扬眉吐气。
全市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13374件,结案11165件,执结标的金额10.2亿元。全年公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6471条,限制1364人次购买飞机票、高铁票等高消费行为。
◆司法为民
关注人民群众关切的教育、医疗、消费者权益等问题,审结医患纠纷、人身伤害、产品责任等案件2764件,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开展第九次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集中办理活动,审执结案件837件,追回劳动报酬576万元。
推进家事审判方式改革,审结婚姻家庭继承案件824件,促进家庭关系和谐、稳定。
深入做好涉诉信访工作,妥善化解中央巡视组在豫巡视期间交办的信访案件76件,化解上级法院、市委政法委交办案件58件。
落实司法救助政策,为经济困难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245.3万余元,向147名生活困难的当事人发放司法救助金,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作用,全年共受理行政诉讼案件1402件。加大对涉众型行政案件矛盾化解和处置力度,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释法明理工作,化解了一大批疑难复杂行政案件。
着力推动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325人次,同比上升5.7%。深入推进国土资源非诉行政执行案件“裁执分离”改革,对32起违法占地和违章建筑进行司法强制拆除。
发布行政案件司法审查白皮书,组织撰写《漯河市土地、房屋征收案件问题分析及棚户区改造的思考建议》,向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43条,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夯实根基 提质增效
◆队伍建设
完成第二批员额法官增补工作,全市新增补员额法官24名。
完成聘任制书记员招录工作,共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人员157人。组织全院17名支部书记、42名干警接受专题党性教育,夯实对党忠诚政治根基。
组织干警参加各类培训班26期,培训干警468人次。邀请高校教授、省高级人民法院资深法官授课,组织干警积极参加学术讨论会、案例研讨、专题调研等活动,促进学用相长。
扎实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基层党支部建设进一步规范,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
◆智慧法院建设
推进智能审判辅助、执行案件流程管理、电子卷宗随案生成、档案数字化等工作。初步完善了庭审同步录音录像、远程指挥执行、远程接访等功能,为减少法官重复劳动、提高审判效率创造条件。
建成移动协同办公办案系统,基本实现司法政务无纸化办理和审判执行业务在线办理,提高办公办案效率。建成案款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诉讼费、执行款管理。
围绕“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承诺,完善诉讼服务网、法院政务网、自助查询平台等系统。市中级人民法院电子卷宗随案生成率和电子档案入库率均达90%以上,是全省实现双90%的5家法院之一。
◆廉政建设
始终坚持正风肃纪,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
开展经常性纪律教育,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和反面典型警示教育作用,培育“不想腐”的自觉。抽查涉廉政风险案件,排查过问案件登记制度落实情况,扎牢“不能腐”的篱笆。
坚持“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扎实开展深入纠“四风”持续转作风三年行动。
◆政务公开
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项报告“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积极配合人大开展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
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加强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办理工作,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全部办结。邀请检察长列席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共同维护司法公正。
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邀请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400余人次观摩庭审、见证执行。召开新闻发布会15次,发布典型案例156件,组织“第二届网友进法院”活动,积极邀请15家主流媒体记者及20名网络大V走进法院,零距离感受阳光司法。
发挥网络庭审直播公开平台作用,公开裁判文书32314份,直播庭审案件2250件,让司法在阳光下更加公正、透明。
◆评审监督
强化审判管理,落实案件质效月通报、发改案件季讲评和案件质量评查制度,召开讲评会36次,评查案件2139件,促进审判质量不断提升。
弘扬“枫桥经验”,强化人民调解、行业调解、专业调解的衔接机制,全年多元调解与速裁结案8475件,比上年增长21.7%。加强审级监督,坚持依法纠错,服判息诉率提升7个百分点。
逐步落实立案、告知、送达等事项网上办理新举措,全年共发送案件节点信息22万多条,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便捷高效。
寄语2019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人民法院工作面临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市法院将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目标,认真落实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紧盯跨入全省法院第一方阵工作定位,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坚持政治统领,努力在加强政治建设上取得新成效。自觉向市委报告工作,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准确把握我市发展要求,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市委决策部署在法院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
坚持发挥职能,努力在服务改革发展大局上取得新成效。主动聚焦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惩危害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各类犯罪。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大攻坚战”等重点工作,以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公正司法,努力在提升司法公信上取得新成效。深入开展“审判质效提升年”活动。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健全完善长效机制。深化审判监督管理方式转型,强化院庭长监督职责。全面提升法院司法裁判公信度和影响力。
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在推进现代化法院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坚持精准施策,强化问题导向,进一步完善改革配套措施。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整合升级各类司法信息化平台,让诉讼服务更加便捷。
坚持“四铁”标准,努力在锻造过硬队伍上取得新成效。进一步加强队伍政治建设,深化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工程,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的战斗堡垒。加大干警学习培训力度,持续深化“以案促改”等活动,持之以恒狠刹“四风”,努力树立漯河法院和漯河法官良好形象。
本版图片由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