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军亚
张晨阳
“加大特殊贫困群体脱贫攻坚力度”“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措施,实现长期稳定脱贫”……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脱贫要求掷地有声。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期间,不少政协委员就我市如何进一步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慕继琴委员说,市委、市政府围绕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不断攻坚,有效地破解了一些难题,但调研发现,要实现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胜利,任务还十分艰巨。慕继琴认为,要进一步做好“志、智双扶”工作,营造资金跟着贫困人群走,贫困人群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脱贫氛围;要进一步做强集体经济,实现产业化扶贫与公司化运营,分配利润时向贫困户倾斜,从而增强扶贫工作的可持续性和“再造血”功能;要进一步探索帮扶模式,探索建立“互联网+消费扶贫”的电商扶贫模式;要进一步凝聚攻坚合力,确保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政策有效衔接,实施政策性保障兜底;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在促进持续增收、提升“造血”能力上狠下功夫。
民盟漯河市委在提交的《助力脱贫攻坚 强力推进移风易俗》提案中指出,一些地方红白事大操大办、相互攀比、铺张浪费。为此,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强力推进婚丧礼俗改革工作显得很有必要。要建立长效机制,制订具体实施细则、村规民约,试点先行,大胆尝试,各相关部门要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要强化宣传引导,设立移风易俗公示栏,对村内红白事办理情况进行公示,鼓励举报红白事大操大办行为;要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引导党员干部带头,以党风带政风转民风;要在各村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好家风、好家训”评选表彰活动,发挥榜样作用,推动移风易俗,助力脱贫攻坚。
崔邦定委员在提交的《发展农村电商 助力脱贫攻坚》提案中建议,要加大投入,持续加强电商扶贫服务站点建设,打通农村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要扩大应用,实现线上与线下交易的融合,推动农副土特产品的标准化、商品化生产;要因人施教,重点加强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电商人才的培训,注重对电商“能人”的引进和培育,带动贫困户实现创业就业,脱贫致富。
张向阳、郭瑞、苏爱芳、宋伟才、杨艳琴委员建议,围绕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要加大对贫困“边缘户”的帮扶力度;关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同时将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消除贫困户“等靠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