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育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4月19日 星期

让学生拥有书香浸润的童年
——记昆仑路小学语文教师陈聪
图片由陈聪提供

■本报记者 李文姣

在人生的美好岁月,陈聪踏进了校园,走上了讲台。她满怀教育的激情,更有不断前进的实力。作为一名五年级的班主任,她努力让学生拥有一个书香浸润的童年,让班级“墨香弥漫,书声琅琅”,带领学生去感受读书的乐趣,品味书籍的魅力。

打造学习天地

陈聪说:“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让人在自我激励中不断发现并努力获取自己所需求的知识与技能。教室是学生所在时间最长的地方,它不应只是知识的灌输地,更应是一个经典文化的熏陶场。因此,关注教室布置的细节,打造书香教室势在必行。”

“让书香浸润人生”是陈聪班级的座右铭。踏进教室,一个整齐的书架就展现在眼前,上面摆放的书有的是近两年来学校奖励的,有的是学生们捐献的,有的是从阅览室里借来的。书架旁边有一个册子,上面写的是本学期的阅读计划和活动安排。每天午读时,班级“图书管理员”就会组织同学们排队借阅书籍,教室里很安静,只听到书页翻动的声音。

陈聪在教室的三面墙壁上设置了“读书乐园”“知识闯关”“快乐分享”三大板块,让学生们在游戏时也能学到知识。教室外的展示台更为学生的张扬个性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学生、老师、家长的书法作品、精彩手抄报等都可在此展览。这些独具匠心的设计,成为学生展示自我才能的“舞台”和竞争的“擂台”。

巧设特色活动

开展特色读书活动,是打造书香班级的重要途径。陈聪说:“除了要建好班级图书角,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把学生的读书热情推向高潮。”

当读书成为学生们的习惯,当学生们能把读书看成和吃饭一样平常,才是到了最佳状态。五(1)班的学生采取的是“晨诵午读”阅读法。利用上午课前的半小时进行“晨诵”,师生共读经典书目,背诵经典诗词,享受古韵。利用下午上课前的半小时进行“午读”,每天请两名学生给大家朗读自己喜欢的文章、故事,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推荐理由是什么。每周还有一节分享课,供学生们讨论、交流阅读心得;一节阅读欣赏课,让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文章配上声情并茂的朗读,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积极性。

学生们的摘抄本也不再是普通的记录本,而是统一装订的“习作本”。不仅用来摘抄好词句,还用来写阅读感受和生活随笔。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陈聪还以班级为单位办起了《班级小报》,后来改名为《文苑采蜜》。学生们自己写好文章发到班级邮箱里,由家长整理、排版、打印。遇到重大节日,还有“习作专版”展示。虽然过程比较烦琐,但学生们都很喜欢,就连不喜欢写作文的学生也兴致高昂,跃跃欲试。

搭建展示平台

读书计划中,陈聪还安排了“书签评比”环节。学生自己设计、制作书签,被评上“特色书签”的作品,老师会贴上一个鲜艳的五角星以示鼓励。学生制作完成的书签存于图书角,让大家一起欣赏、学习,特别优秀的作品会在校橱窗进行张贴,充分激发了同学们的创作热情。

教室一角贴了一张“读书排行榜”,每人读过的书都会记录在自己的名字后面。一时间,同学们读书的热情愈加高涨,几本,十几本,几十本……读书成了乐趣,同学们在比赛中不知不觉爱上了读书。

在学习了剧本《半截蜡烛》后,陈聪组织学生编排了课本剧,同学们在自编、自导、自演中又一次走进了人物内心,深刻感悟了剧情的内涵。陈聪说:“读书活动只是学生读书历程的起点,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爱书、知书、懂书、会用书的人。”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