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5月5日 星期

一部流水账 千秋家国史
——走进河南洛阳日记博物馆

“日记是人对自身思想行为最原始、最真实的记录。看似不过一部流水账,实则凝聚千秋家国史,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历史的见证人、记录者。”洛阳日记博物馆负责人王延水说。

6000余件藏品,包罗古今中外。正值五一假期,记者走进位于洛阳第一高级中学图书馆三层的洛阳日记博物馆,不同时期、种类齐全的日记、书籍和手稿承载着每个作者的独家记忆,令人震撼。

“作为一座大型日记专题类博物馆,我们收藏的手稿日记有3000多本,以‘开国大典’的日记手稿最为珍贵。这本日记封皮已经找不到了,日记主人是什么身份也无从考证,但是日记字迹清晰,完整还原了‘开国大典’现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激动的心情。”王延水说。

日记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文体,或源于古人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据考证,西汉经学家刘向在《新序·杂事一》中写道:“司君之过而书之,日有记也。”明清时期,日记写作达到鼎盛,当时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等很多都写日记。

博物馆内,一块展板展示了恽代英制作的贺年片,上面印有“诸君欲从一月一日起作日记,今日为一月一日矣”等字句。在恽代英看来,日记是“最良的修养方法”“最良的求学方法”和“最良的练习文字方法”。1919年元旦,他便制作了这一特殊的贺年片赠送友人。

“日记博物馆由民间人士捐赠藏品,洛阳第一高级中学筹建,我们整理了日记的发展脉络,并梳理出日记中有价值内涵的记载,比如恽代英提出的写日记的三点益处及保证日记不间断的三种办法。”王延水说。

据新华社郑州5月3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