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杨 旭
身处健身房与外界接触最多的部门,孟贺强每天都要服务众多新老客户。接待新客户时,孟贺强首先要做的就是为他们介绍健身房的整体布局,让他们简单了解器材的功能和课程的设置,并询问他们的健身需求。“无论减脂、塑形还是增肌,建议每个人在健身之前都能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孟贺强说,“通过与会籍顾问、健身教练的沟通,客户就能知道实现目标大概需要多久。”
对于老客户,孟贺强认为,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养成坚持健身的习惯。孟贺强说,“有一些客户跟我反映健身太累,健身搞得他们工作都没有精力了。”就客户身上普遍存在的现象,孟贺强表示,问题大多出在运动强度过大。“很多客户急于求成,刚开始的时候恨不得天天来健身。有的在跑步机上一跑就是几个小时,时间长了自然力不从心。”孟贺强说,“凭我的经验,每周锻炼3~4次,每次1~2个小时,长期坚持下去就会有不错的效果。还有就是饮食注意少油、少糖,早餐一定要吃好。”
如何界定运动是否过量?孟贺强告诉记者,方法很简单,只需根据健身后身体的反应就能界定。适量运动后,大多数人会感觉神清气爽,虽然第二天起床后肌肉可能酸痛,但工作不受影响,同时渴望运动;如果第二天身心俱疲,就需要调整运动强度了。
此外,孟贺强提醒大家在运动时要留意身体发出的信号。“当运动负荷适宜时,人体可有微汗或中等程度出汗,感觉机体舒畅。如果负荷过大,机体过于疲劳,则会满头大汗、浑身湿透,甚至出现胸闷、头晕等不良反应。”孟贺强说,“总之,健身切忌盲目追求运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