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谢晓龙)日前,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四城同建”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漯河市豫中南地区性中心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随后我市成立豫中南地区性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指挥部和指挥部办公室,并围绕建设豫中南地区性中心城市总体目标,制订了2019年度工作方案,明确今年的工作重点、主要任务、建设项目和责任单位等,上下协调、紧锣密鼓推进各项工作。
突出中心任务。“五个中心”建设是豫中南地区性中心城市的支撑和关键。今年,我市将围绕建设现代物流中心,突出做好冷链物流、快递物流、电商物流转型发展三篇文章;围绕建设医疗服务中心,筹建漯河市中心医院(豫中南)医疗集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围绕建设职业教育中心,做大本科教育,做优高等职业教育,做强中等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特色专业品牌建设,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围绕建设体育赛事中心,完善体育基础设施,积极承办高水平体育赛事,办好“六大品牌”赛事;围绕建设检验检测中心,筹建漯河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提升检验检测水平,今年年底启动创建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申报工作。
加快工作进度。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有关单位按照工作任务,齐心协力抓项目,快马加鞭促发展——市商务局抓好我市物流业转型发展实施工作,积极建立物流业发展项目库,举办漯河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论坛等,助推我市现代物流业各项工作实现首季开门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启动了豫中南检验检测产业园区建设调研论证工作,监测中心分子生物实验室等项目建设加快。市教育局和市人社局从做大本科教育、做优高职教育、做强中职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等七大方面科学谋划,精准发力。目前,市食品产业公共研发平台已投入使用,双汇学院已挂牌招生。体育赛事中心建设方面,我市承接了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等高水平赛事,并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龙行中原河南省全民龙舟大赛暨“贾湖酒业杯”2019漯河龙舟公开赛。市卫生健康委围绕儿童医疗中心、中医治未病中心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学科建设,做好设备投入、人才培养和引进等工作。
项目建设提速。今年一季度,我市围绕“五个中心”建设,筛选了47个项目,纳入2019年度工作方案,总投资222.4亿元,2019年计划投资53亿元。这些项目大部分已经纳入市重点项目进行管理。同时,我市加大项目督导调研,梳理建设难题,提出对策和建议,助推项目建设。技师学院、第一中专新校区、市民之家、普洛斯仓储物流等项目建设问题,已由项目建设周例会研究解决;中澳物流豫南转运分拨中心、万通仓储物流等6个项目于三月份集中开工;中国供销・豫中农产品批发电商园、圆通速递豫南区域总部、漯河市中心医院全科医师培训基地教学实训综合楼、临颍县人民医院老年护养中心等项目进展顺利。
编者按: 建设豫中南地区性中心城市、中原生态水城、中国食品名城、中华汉字文化名城,是市委七届七次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漯河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愿景和战略发展定位,是凝聚全市人民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指向,具有战略性作用和全局性意义。今日起本报推出《“四城同建”我们在行动》栏目,全面展示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市委七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精神,全力推进“四城同建”的实际行动和经验做法,报道“四城同建”推进过程中发生的可喜变化、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