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卫生健康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5月22日 星期

找痛源 除病根
——市康复医院(漯河医专三附院)推行一站式治疗疼痛新疗法探秘

■文/图 本报记者 刘彩霞

康复中心医疗团队

康复治疗师在为患者

做运动评估和治疗

PT(运动治疗)大厅▲

近年来,康复医学的重要性已渐渐被大众了解,而疼痛已被现代医学列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有些慢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如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长期的局部疼痛会形成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征或中枢性疼痛,使普通的疼痛变得剧烈,并难以治疗,导致机体各系统功能失调、免疫力降低而诱发各种并发症,甚至致残或危及生命。

赴德国学习治疗疼痛新技术

为疼痛患者提供积极有效地治疗,是医务工作者的共同目标。市康复医院(漯河医专三附院)作为我市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二级综合医院,长期以来通过“送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提升医院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和服务水平。

该院康复中心主任杨常青是我市康复医学学术带头人。.该院康复中心是省医学重点培育学科、市特色重点专科、豫中南残疾人康复基地、康复治疗专业省级实训基地,也是融传统康复医学和现代康复医学为一体的现代化康复诊疗中心。在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康复中心应用康复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与相关临床科室密切协作,为脑卒中后遗症、颈肩腰腿痛、骨科术后、神经损伤等患者提供全面和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

2017年9月初,省卫计委在全省范围内选拔中青年医疗骨干赴德学习,杨常青经过医院推荐通过筛选考核,经过德中科技交流基金会(DCTA)的安排,远赴德国最大的私立医疗集团——HELIOS医疗集团下属的Helios Rhein Klinik医院进行为期3个月的学习。杨常青每天与当地医院的专家、主任一起接收病人、查房,对康复患者进行评估,交流中西方康复的不同之处。三个月的时间,杨常青对德国康复的最新理念骨科术后早期介入、选择性运动评估与训练(SFMA)、肌力和运动控制训练、徒手淋巴回流(MLDT)技术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了解,学习治疗疼痛的先进方法,为康复中心下一步业务发展明确了目标和努力方向。

回来后,杨常青把在德国学习的先进经验运用到康复治疗中,把先进理念传授给团队医护人员,同时积极筹办疼痛专科门诊,购买先进的理疗仪器,并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访问学者、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康复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李哲教授和洛阳正骨医院康复院区管委会副主任、香港理工大学康复治疗博士、硕士生导师张志杰教授签订聘用书,两位博士定期来院坐诊,以专业的医疗技术带动科室业务发展,为疼痛患者解除病痛。

治疗疼痛的根本——找到痛源

为了更好地开展疼痛治疗,市康复医院康复中心结合医院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研究出全套“疼痛一站式”治疗方案。即患者入院后,由门诊医生进行初步诊断,疼痛医师、康复师进行共同评估,从传统康复治疗、神经阻滞治疗、现代微创疗法、运动控制疗法、手术治疗这五种治疗方法中,结合患者的病情和病因制订出最佳治疗方案,为患者解除病痛。

“这五种治疗方法之间是相互循序渐进的关系,针对的疼痛症状程度和病因不同,治疗的特点和优势也不同。”杨常青解释,传统康复治疗以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穴位贴敷、中药熏蒸等为主,以中医基础理论作为指导思想,运用整体观念、辨证、论证的思想来分析病情、辨别症候,通过经络的循行走向、功效等来治疗疾病。如果传统治疗对患者没有明显效果,医生则会推荐患者接受神经阻滞治疗,用局部麻药等阻滞脑、脊神经及其神经节或交感神经节,通过神经阻滞达到解除疼痛、改善血液循环、治疗疼痛性疾病的目的。此疗法的优点是临床见效快、镇痛效果可靠,治疗范围及时效可选择性强,不需要特殊的器材、装置,适用于疼痛急性期的治疗。当然也可选用现代微创疗法,臭氧注射治疗颈椎病、肋软骨炎等骨关节疼痛以及软组织疼痛。射频消融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症等神经源性疼痛以及神经功能紊乱的疼痛,达到抗炎镇痛、减轻水肿的效果。这类疗法安全性高、疗效确切、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其中远期疗效亦很乐观。如果对于上述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有明显手术指征的临床疼痛,可行关节镜、椎间孔镜等腔镜手术。

在市康复医院康复中心研究出的“疼痛一站式”治疗方案中,运动控制疗法是该中心的特色项目。在省内除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市康复医院是全省第二家开展此疗法的医院。“运动控制和选择性功能动作评估(简称SFMA)是专门为肌肉骨骼功能障碍的患者设计的一个标准化的评估诊断方法。”杨常青表示,现在患有颈肩腰疼痛的市民较多,每个人的疼痛部位和疼痛原因各不相同。除了一些疾病原因造成的疼痛,不正确的走路姿势或坐姿都可能造成颈肩腰疼。虽然按摩、疼痛理疗等能暂时缓解疼痛症状,却无法从根源上解决病痛。而SFMA诊断治疗方法在门诊中,能迅速找到导致疼痛的所有原因,对后期康复治疗起到针对性效果,把对“痛点”的关注、治疗,转移到对痛源的寻找、治疗上。

曾经有位26岁的男性患者到该院疼痛专科门诊就诊。因为其职业是教师的缘故,该男子久站、久坐,不喜欢运动。在交谈中,患者表示自己已腰痛两年,曾多次针对疼痛部位进行针灸、中频、推拿、整脊等治疗,治疗后疼痛虽然缓解但效果维持短暂,疼痛反复。随后,康复治疗师用SFMA对患者进行评估、推断,明确了查找方向后,康复治疗师通过对患者进行仰卧位、四点跪位、单膝跪地3个体位的SFMA分解测试,得出患者的胸椎和髋关节存在关节灵活性功能障碍,腰椎过度使用导致疼痛。根据评估结果,医生在遵循重置、强化、重载的“3R”原则基础上,有阶段性、针对性地指导患者进行对症治疗。治疗第一天,患者疼痛明显缓解;一周后对患者再次评估,继续强化治疗效果;三周后患者疼痛症状消失。后期,医生又对其日常生活注意事项进行了指导,并定期回访。截至目前,患者治疗效果保持良好。

“SFMA方法考虑整体,避免遗漏导致疼痛的凶手,准确找到‘痛源’。其逻辑性强,在分解过程中可以指导康复治疗师何时应用局部生物力学检查(关节检查、肌肉触诊等)和神经检查(如有神经症状患者),而评估结果可以进一步指导医生合理运用现有的治疗技术。”杨常青表示,SFMA只是医院在疼痛治疗中的一种先进方式,而真正需要市民转变的是思维方式,转变对疼痛“治标不治本”的传统治疗理念,思考从痛源入手治疗,更好地摆脱由疼痛带来的烦恼。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