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7月18日 星期

淮河路换新颜


■本报记者 姚 肖

通 讯 员 张笑伟

栾文琦 董小峰

“20天,淮河路大修工程主路要实现全面完工并通车。”6月30日,市住建局向全市人民作出庄严承诺,向市委、市政府立下“军令状”。

冒高温、战酷暑……7月17日,淮河路大修工程主路全面完工并通车,从破土开挖到道路通车仅仅用了18天,提前2天完成任务。

据悉,淮河路大修工程全长400米,原定工期较长,施工方案为半幅通行,采取顶管施工工艺。但是,该工程周边分布着8个机关单位、1所学校和300多户市民,意味着这项大修工程的组织施工是否科学精细,不仅影响着工程质量、安全,还直接影响着周边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和市民的出行。

进入7月份以来,气温攀升,高温天气不断。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道路大修与雨污分流改造同步施工及如何统筹协作、合力攻坚,使工程早日完工,成为摆在全体住建人面前的难题。

有问题,解决掉;有困难,克服掉。按照市长刘尚进“少围一米是一米,少围一天是一天”的要求,市住建局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及多名专家,围绕淮河路大修工程的施工工期、施工工艺、新材料、沟井配件、扬尘管控等,一次次调研、一次次座谈、一次次研判……新的施工方案和思路愈发清晰。最终,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对淮河路全线封闭,对雨污分流,自来水管线、弱电下地等工程采取明沟开挖的方式施工。在不增加费用的前提下,采用环绕管材、装配式沟井等;在确保环保达标、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务求20天完成淮河路大修工程。

在科学研判、大胆决策的同时,市住建局专门安排了1名正科级干部、1名业务骨干全天坚守在施工现场,科学指挥。施工企业全天分两班轮流施工,人休机不休,分秒必争,让20天完成道路大修工程的承诺有了切实保障。

在这场攻坚战中,市住建局统筹协调,相关单位通力合作,奋力攻坚。市、区污染防治攻坚办全程参与,确保扬尘管控达标;市交警队及时调整交通指示灯,并增加交通引导标示;市交通局及时调整公交线路,方便群众乘车。

仅仅用了18天,淮河路大修工程便顺利完工并通车,刷新了我市城市建设新的“漯河速度”。这份责任与担当也收获了市民“大写的赞”。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