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武汉6月10日电(记者王贤)胡乾秀,1916年出生于阳新县木港镇枣园村,13岁就加入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战士、班长、排长等职。1938年1月,胡乾秀所在的抗日游击队第1支队改编为新四军第1支队1团,他先后任司务长、连长。
1940年3月,在与国民党部队的一次战斗中,胡乾秀左肩被子弹打穿,当场昏迷。当年7月,部队发起黄桥决战,胡乾秀带伤参战。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胡乾秀在突围中再次负伤。在重重包围中,胡乾秀躺在担架上指挥,率领部队突出重围。1944年,胡乾秀任6师18旅52团参谋长,奉命在淮北开辟津浦路抗日根据地。1945年初挺进淮南参加反“扫荡”。解放战争时期,胡乾秀任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第2师4团团长,先后率部参加了鲁南战役、孟良崮战役、渡江战役。1950年,胡乾秀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20军58师参谋长,并进入南京军政大学学习。1950年11月,胡乾秀奉命赴朝参战。第二次战役中,20军与友军在东线长津湖地区迎击美国王牌军陆战第1师。胡乾秀带领前卫172团克服重重困难,抵达作战区域。11月27日,东线战役发起,172团和174团2营徒涉长津湖,于28日凌晨攻占富坪里、上坪里、松亭里。30日,胡乾秀指挥主攻部队突破敌人前沿阵地,将敌人击溃,而后越过公路向西发展。12月8日凌晨,172团在黄草岭阵地与敌激战,至下午高龙、黄草岭和1304高地均被敌人攻占。胡乾秀带领173团、174团4个连的可战兵力,赶到黄草岭实施反击,将1304高地夺回。为便于指挥作战,胡乾秀将前线指挥所设在黄草岭西南的一个地窖里。在美军飞机的狂轰滥炸中,指挥所被炮弹击中,胡乾秀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