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出生,我就开始不停地学习,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爸爸。前段时间,我收看了由杨春学讲授的《做孩子心目中的英雄》专题讲座,感觉受益匪浅。
你可以去骗一个骗子,也可以去愚弄一个傻子,但你绝对敷衍不了一个孩子。陪伴孩子时,他偶尔会说“爸爸,我现在可以干什么?”这时,我意识到此刻的陪伴是无效的,孩子已经感到无聊了。
许多爸爸以为,孩子身边只要不缺少妈妈的关怀就行了。殊不知,爸爸才是孩子人生道路方向的指引者。如果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爸爸认为自己应该“主外”,理所当然地把陪伴孩子的任务全权托付给妈妈,这样将会给孩子的性格造成不可弥补的缺失。我工作单位离家远,工作也忙,平时只有周末能够陪伴孩子,甚至有时候周末也保证不了。孩子有段时期非常缺乏安全感,妻子跟我说,你应该好好陪陪孩子。可如何才算好好陪伴?
陪孩子“疯”起来
杨老师在讲座中指出,父母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妈妈能教会孩子细心认真地生活,而爸爸的陪伴则能让孩子在行事上变得果敢,有责任心。更重要的是,很多爸爸在孩子眼中就是家中的顶梁柱,是“超级英雄”。爸爸可以以一个大男孩的身份陪孩子做许多妈妈完成不了的游戏。每晚下班,我和儿子都会来一场“父子大战”,两个人躺在床上尽情地打闹一阵,这是属于我和孩子的独处时光,在打闹的过程中,与孩子增加了很多亲密接触的机会,不仅仅是身体上,有时他还会在高兴之余把自己内心的小秘密告诉我,让我们再来一场“心灵的约会”。
多陪孩子读书
杨老师提出的亲子阅读,我非常赞同。也许与职业有关,我和妻子从一开始就很注重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经常给孩子买各种书籍。亲子阅读并不是单方面地父母读、孩子听,而是在读的过程中与孩子交流,不能忽视孩子的提问。孩子提出问题是进行思考的表现,即使孩子的问题过于简单,我们也要从积极层面给予肯定。在书目的选择上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来选择。有一段时间,孩子有点黏妈妈,不愿意自己睡小床,即使睡小床,总是到后半夜再爬到大床上睡。我就给孩子买了一本绘本《第一次自己睡觉》作为儿童节礼物送给了他。读完后,孩子也模仿书中情节把自己的玩偶排序,并自制了《玩偶陪睡值日表》,让玩偶每晚陪他在小床上睡觉,成功地让孩子继续独睡。这就是根据孩子具体情况选择书籍带来的好处。所以,我们做爸爸的一定要关注孩子,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孩子的困惑,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远离手机
爸爸大多是家庭的顶梁柱,工作十分繁重。下班回家“葛优躺”加手机不离手,是很多爸爸的日常状态。孩子会觉得,对爸爸来说,手机的重要性远远高于自己。这一类爸爸貌似行使了陪伴孩子的义务,但大部分时间都是看着手机应付孩子。让孩子不要玩电子产品的同时,自己却玩着手机不肯停下,不仅没有做孩子的榜样,还会拉大与孩子间的距离。因此,我和妻子有个约定,陪伴孩子时坚决不拿手机,要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陪伴孩子。
我们能陪伴孩子的时间是有限的,被孩子需要是一种幸福。作为爸爸,更要抓住这有限的时间高质量地陪伴我们的孩子,只要爸爸们能真心付出,多些有效陪伴,一定会成为孩子心中独一无二的超级英雄。漯河二高 王树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