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俊霞)8月23日,漯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上线试运行,这将推动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面提速。当天下午,为使各单位尽快熟悉审批系统的操作流程,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还组织市直有关部门业务负责人、政务大厅综合受理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
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按照“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的要求建设,将审批流程划分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按照项目分类管理原则,构建多单位协同办公、审批过程监控的阶段式并联审批支撑平台,实现统一接件管理、发件管理,单部门事项的串联审批以及多部门事项并联审批业务流转,达到了精简材料、优化流程、减少环节、压缩时限的改革目标。
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贯穿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和公共设施接入的整个过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开始以来,我市通过强力推进,重塑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规范审批事项,压缩审批时限,把全流程最长审批时限压缩至88天。在抓好系统建设的同时,我市还注重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围绕“一张蓝图”“一个窗口”“一张表单”“一套机制”开展工作,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