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专版
本版新闻列表
 
2019年8月28日 星期

与国同庆70年 “医”路同行再出发
——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赴漯河市骨科医院(医专二附院、市五院)采风侧记

文/本报记者 杨三川 图/本报记者 杨 光 李勇军 卢 闯

骨科专家向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介绍学科发展。

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在医院门诊楼观摩。

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在医院病房观摩。

市骨科医院党委书记韩红军介绍医院情况。

该院成功实施全省首例骨科机器人手术。

该院带教学生荣获第四届全国职业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践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医学影像诊断项目一等奖、DR检查技术项目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全国品管圈联盟主席刘庭芳教授莅临该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与共和国同岁的漯河市骨科医院(医专二附院、市五院)也迎来了建院70周年。

为了庆祝建院70周年,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医疗工作中,增强医务人员的使命感、自豪感,促进社会各界对医疗工作的了解,8月23日,市骨科医院邀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到该院开展集中采风活动。

当天上午的座谈会上,该院领导班子对市文艺评论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医院党委书记韩红军对医院的历史沿革、团队建设、学科发展等情况进行了介绍。

市骨科医院建院于1949年,在漫漫历史征途中,历代先辈艰辛耕耘,名医辈出,誉满杏林。目前,该院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医院占地面积69.27亩,建筑面积56076平方米,现有在职职工900多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50多人,教授、副教授51人,博士2人,硕士研究生67人,编制床位1200张,年门诊32.58万人次,出院病人1.9万人次,设有25个临床科室和19个医技科室。医院秉承“团结、创新、敬业、奉献”精神,坚持以骨科为特色,通过不断细分专业,推行精准化诊疗,学用前沿医学技术,成功走出了一条以“专科带院”的发展之路,骨科现已成为我市乃至豫中南地区一张闪亮的健康名片。该院连续四次被中国医院协会评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并荣获“国家爱婴医院”“河南省卫生系统先进单位”“河南省十佳魅力医院”等称号。

座谈会后,该院党委副书记栾丰年带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一行15人对医院门诊楼、骨科病区、手术室、妇产科等进行了实地观摩。会员们边走边看,边听边记,不时驻足询问,深入了解。特别是在骨科3D打印工作室、手术室,大家得知该院在全省优先将3D打印技术和骨科手术机器人成功应用到临床治疗当中并取得良好疗效后,纷纷惊叹不已,争相拍照留影。经过骨科专家详细讲解,会员们对该院医疗技术的发展成就有了新的认识。

在分组走访中,会员有的去该院健康扶贫、对口支援的村庄和农户了解情况,有的与患者进行了座谈交流。采风结束后,该院召开了恳谈会,院领导班子成员及行政、临床、后勤等部门负责人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进行座谈,大家结合医院各项工作和文艺评论家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根据采风所见所闻畅谈感受和见解。

会上,韩红军表示,今年,市骨科医院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全年工作当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恪守救死扶伤使命,强化骨科品牌优势,锤炼卓越医护队伍,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改善患者就医感受,为建设区域性医疗中心、打造健康漯河做出自己的贡献。

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与患者座谈。

采风活动恳谈会。

悉心照料患者。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