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9月3日 星期
召陵区成功创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一路一特色 一路一风景


本报讯(记者 张晓甫)日前,召陵区被省交通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扶贫开发办公室联合授予河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是我市获此殊荣的唯一县区。

近年来,召陵区将建设“四好农村路”作为全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持续投入,精心管护,为全区农业快速发展、农村环境改善、农民增收致富打下坚实的基础。

持续投入 形成大交通路网

县道畅,乡道环,村村公路都相连。在召陵区广大农村,一条条道路大的犹如主动脉,小的似“毛细血管”,将全区208个行政村紧密连接。从一组数字可见一斑:该区新修、改造农村公路总里程748.19公里,其中县道4条51.88公里、乡道26条222.21公里、村道353条474.1公里。

“这种投入力度成就了召陵区区划以来‘建设里程最长、工程质量最好、服务功能最强、群众满意度最高’的四个之最。”召陵区交通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区借助“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活动,促使全区“七纵九横”的大交通路网快速形成,为提升全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奠定了有力基础。

面对公路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生产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严峻形势,召陵区委、区政府想尽办法,克服重重困难,不等不靠,负重前行。尤其是在“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中,召陵区在工程建设中严把质量关,坚持“七公开”,落实“三控制”、“三检制”等,全程监管,跟班督导,实现了农村公路建设速度和质量的良性协调。据不完全统计,该区三年来新上97个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9116万元,新修农村公路67条,全长162.9公里;投资500万元,改造危桥7座。

精心管护 精品公路不断涌现

村内,家家户户门前均有一个小花池;村外,主干道两旁栽植了红叶李等绿化树木,道路提示牌、警示标志等有序分布。“这条路以前是坑多泥多,农资运不进来,小麦、玉米运不出去,整个村子犹如一座‘孤岛’。”召陵区青年镇河崔村村民崔留德告诉记者,因为这条出村路,村民们吃了不少苦头。2015年,村里、村外的主次干道开始整修,河崔村的道路一下子成为全镇乃至全区的精品公路。

巨变的背后是扎实的工作。召陵区以“绣花功夫”管护农村公路,筑牢安防工程,加强路政管理,全区农村公路面貌和服务功能有了大的改观、新的提升、质的飞跃。(下转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