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民政局采取多项措施,切实履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民政部门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一是全力推进“儿童之家”建设。探索建立以“儿童之家”为平台,融定期寻访、强制报告、应急处置、监护干预、活动开展为一体的市、县、乡、村四级儿童关爱保护体系。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建成“儿童之家”282个。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工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通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形式运行“儿童之家”。累计开展大型培训10次、各种培训活动及儿童关爱活动1.5万多场次,受益儿童5000余人。二是用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通过政府购买的形式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今年以来,市心理协会“糖果妈妈”志愿服务队扎实开展“爱绘梦想—留守儿童的十二堂心理课”活动,目前已在全市20多所学校开展活动100多场次,惠及留守儿童5000多人次。各群团组织先后开展关爱活动20多场次,帮助1000多名儿童实现“微心愿”,送达儿童所需物品价值100多万元,惠及农村留守儿童3000多人。三是用爱呵护机构孤残儿童。持续开展“明天计划”项目,每年平均有 60人接受康复治疗。逐步健全康复设施设备,稳步开展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实行全面融合教育和全纳教育,探索开设了学龄特殊教育、手工技能培训等项目。发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慈善义工志愿者服务基地”作用,有效整合爱心资源,使孤残儿童都能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关爱。四是用情解决流浪未成年人救助问题。发挥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作用,积极改善流浪未成年人的居住环境。整合社会资源,完善志愿者参与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机制。以流浪乞讨人员“春风”专项救助行动为平台,建立健全多方协调工作机制和跟踪回访工作制度,帮助解决流浪未成年人生活困难、回归课堂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