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改,乘势而行。近年来,源汇区委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加强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坚持党建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一项项“党”字号工作,一个个“党”字号工程,在这块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化作源汇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为民服务守初心
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源汇区按照“六有”标准建设各类宣讲阵地,组建以各级党员干部、各类专家人才、典型模范人物为主要力量的百余名宣讲师资队伍,利用每月“主题党日”,深入家庭楼院、田间地头。
有了思想共识,更要有行动共振。源汇区不断强化党员作用发挥,筑牢基层组织基础。
源汇区切实深化党员志愿“红马甲”工作,组织辖区党组织和机关党员到社区开展“双报到”工作,由机关党员认领志愿服务岗位,开展志愿服务。全区街道社区全部成立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将全区19个社区划分为78个网格,把信访稳定、矛盾调处、公共服务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事项融入网格,落实到具体人。深化“进了社区门,最多跑一次”工作机制,积极开展“代收、代跑、代办”等便民服务,积极践行“枫桥经验”。以党支部为依托,在社区成立“老懂工作室”,返聘退休的老居委会干部当“老懂”,打造红色物业管理新模式,破解了老旧小区改造难题,逐步形成“大党建、大服务、大民生”的城市党建工作格局。
今年8月6日,市委书记蒿慧杰对源汇区红色物业模式作出批示,指出该新模式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实际行动和生动实践,也是牢树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的有效探索。
夯实基础强堡垒
群雁高飞头雁领。为全面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议,源汇区在全区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实施“头雁引领”工程,切实抓好村党组织书记、村级后备干部、农民党员、驻村第一书记和返乡创业人才5支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基层干部“学法纪、守规矩、转作风、促攻坚”教育活动,农村党员“一联四包”活动和驻村第一书记“户户到”大走访,把主题党日开在贫困户家里,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增收致富中的实际问题。发挥战斗力强的支部的带动作用,推行“支部+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培育了香菇、蔬菜、烟叶、中草药种植等特色产业,目前已培育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3家,有效带动了群众增收,全区86%的行政村有了集体经济。
8月10日,市委书记蒿慧杰对源汇区开展驻村第一书记“户户到”大走访活动批示,称“这是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的实际行动,也是做好农村及扶贫工作的重要方法。一定要坚持下去,在实践中完善提升,不断提升工作实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示范带动聚合力
近年来,源汇区大力实施“阵地达标升级工程”,高起点规划,在全区7个乡(镇、街道)、79个行政村和19个城市社区全部高标准建设了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便民窗口,推行“一站式”服务,使各级党群服务中心逐步成为集党员服务中心、村民议事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文化体育活动中心为一体的公共服务中心,为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发挥服务群众作用提供了坚实的阵地保障。围绕自然资源、人文历史、乡贤家风、传统记忆等本土特色,打造农村党员政治生活馆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先后培育出了“红映曹店”“幸福宋庄”“贤耀陶桥”“幸福前朱”“活力翟庄”“孝廉大陈”等一批党建示范基地,引领全区农村党建工作全面过硬。
新思想领航新时代,新目标开启新征程。源汇大地上生机勃发的基层党组织、务实笃行的干部队伍、群英荟萃的人才队伍,在鲜红党旗的指引下,带领着源汇人民正在以坚实有力的步伐,昂首阔步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