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特别报道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9月27日 星期

罗健夫:知识分子的楷模


据新华社长沙9月10日电(记者帅才)罗健夫,1935年9月21日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城关镇南正街。1948年考入湘乡一中。1950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6年考入西北大学原子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

1959年4月14日,罗健夫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毕业后,先后在西北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电子计算机技术所、航天工业部陕西骊山微电子公司(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工作。

1965年,罗健夫开始研究微电子技术。1968年,参加北京电机厂技术攻关协作。次年,主持国家空白项目———图形发生器攻关。“文革”期间,他力排干扰,以顽强的毅力,攻读电子线路、自动控制、精密机械、应用数学、集成电路等多门课程,并在短时间内掌握了第二外语。有时,他整日不出工作室,饿了啃块馒头,困了就躺在地板打个盹。1972年,他研制出了第一台图形发生器。1975年,他又研制成功了“Ⅱ型图形发生器”,为我国航天工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1978年,“Ⅱ型图形发生器”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面对荣誉和奖励,罗健夫想得最多的是其他同志。在Ⅱ型图形发生器申报国家科技成果时,他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最后。1980年和1981年两次评定高级职称时,他都没有申报,认为自己的水平还不够。“Ⅱ型图形发生器”研制成功后,他再接再厉,继续研制Ⅲ型图形发生器,至1981年10月已独立完成全部电控设计。

正当罗健夫积极投身Ⅲ型图形发生器的改良工作时,病魔却悄然向他袭来。一次调试设备时,他突然病倒。1982年2月,罗健夫被确诊为癌症晚期。面对沉重的打击,他想得最多的仍然是手头的科研工作不能停,为此,他请求医生不要将病情告诉家人。面对绝症,他看得很开,不止一次对主治医生说:“死后我的身体捐献给国家,你们可以解剖好好分析一下,希望对以后其他人的治疗有帮助。”

罗健夫去世时年仅47岁。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