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左素莉
天澄水澈,清秋韵浓。10月14日至16日,由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领导及70多名记者组成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全国广播融媒体提升“四力”河南行采访团莅临漯河,先后到双汇第一工业园、平平食品公司、沙澧河风景区、市城市展示馆、西城区小南湖公园、召陵区东兴电商产业园、许慎文化园采访。他们用话筒和镜头记录下独特的水城韵致、厚重的历史文化和鲜明的产业特色等,漯河的华彩照亮了他们的眼眸。
来到双汇第一工业园,采访团参观了生猪屠宰车间、生鲜肉分割车间、火腿肠灌装车间及产品陈列室。青海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林小慧说:“看了双汇第一工业园现代化的生产线,了解了双汇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我心里很震撼,吃双汇食品也更放心了。”来到平平食品公司,全自动化的生产车间让采访团成员眼前一亮。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新闻广播通联部副主任高蓉说:“今天在企业参观,看到研发团队在研发新口味食品,了解到了小辣条背后的精工细作,有一种不一样的收获。卫龙食品在国内受欢迎,在海外也大受欢迎。漯河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食品之都。”
来到沙澧河风景区,优美的风景令采访团如醉如痴。江西广播电视台记者黄延平说:“漯河市通过大力推进沙澧河开发建设,在风景区栽植了500万株乔灌木,两河四岸从杂草丛生到风景秀丽,城市环境改善了,城市品位提升了,市民也有了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采访团还到西城区小南湖公园,欣赏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的典雅景致,并乘船观赏环城水系秀美风光。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综合广播副总监刘小曼说:“漯河虽然是北方城市,但拥有南方城市的柔美秀丽。”
市城市展示馆通过场景复原、多媒体技术、实物沙盘等多种展示手法,集中展现了漯河的历史和发展变化,同时也描绘出了城市发展的美好愿景。在市城市展示馆,市委书记蒿慧杰以城市讲解员的身份宣传推介漯河,以漯河城市名字的由来为引,围绕漯河历史文化厚重、区位条件优越、环境宜居宜业、城市开放包容、产业特色鲜明、发展成效明显、人民安居乐业、党建持续加强八个方面,运用丰富的史料、鲜活的事例、翔实的数据,生动地讲解了漯河的历史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蒿慧杰还围绕以漯河更加精彩为中原更加出彩增添浓彩、中国食品名城建设和中华汉字文化名城建设三个方面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山西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新媒体记者薛梓桐说:“漯河市城市展示馆建得很好,是人们了解漯河的一个窗口。看了展馆,听了蒿书记的讲解,我认为漯河围绕既定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就。我对漯河今后的发展充满期待。”
在召陵区东兴电商产业园,了解到产业园入驻近300家电子商务企业,带动全市2000多家食品企业开展电商业务;在位于东兴电商产业园的韵达速递分拨中心,了解到召陵区快递日均中转量300万件,带动漯河成为河南省第二大快递分拨中心时,采访团成员纷纷表示,漯河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为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
来到许慎文化园,采访团成员了解了许慎的生平事迹、汉字的造字方法、汉字的演变过程等,并拜谒了许慎墓。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综合广播新闻部主持人杨艳说:“漯河充分挖掘丰富的汉字文化资源,建设中华汉字文化名城,让中华文化发扬光大,也让全国人民、世界人民更好地认识了漯河、认识了河南。”
“收获满满,期待再来!”即将离开漯河时,湖南广播电视台广播传媒中心新闻部副主任李浩感慨地说:“5年前我第一次来漯河,5年后我再来漯河。这5年,漯河在食品产业发展、城市环境改善、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相信漯河的明天会更加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