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熊勇力
10月31日下午,来自《河南日报》、河南广播电视台、《大河报》等6家省级媒体的记者走进源汇区,听介绍、看变化,用文字和影像记录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的亮点与精彩。
源汇区作为我市的老城区、主城区、商业区,有众多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对源汇区来说,如何做好城市管理和创建工作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该区积极探索“红色物业”新模式,开展“党员双报道、文明双创建”活动,把辖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在职党员开展的文明创建活动与“家在社区”党员志愿活动紧密结合,划网格,定台账,在职党员亮身份、认领志愿岗,有效促进了全区创建工作。
泰山南路105号院曾经是一个大杂院,脏乱差的居住环境让居民苦不堪言。当天下午,记者们走进这个曾经的大杂院,看到的却是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景象。“区里组织党员成立社区党小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解决小区治理难题。”老党员吴建设对记者说,“我们这里不仅成立了社区党小组,还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院旧貌换新颜就不是什么难事。”
二针家属院是建设路上的一个老小区,有9栋楼和9处独立小院256户人。走进二针家属院,整洁的居住环境、热情的志愿服务队员、浓厚的创建氛围吸引了记者用摄像机、手机记录。“大娘,你们在这里忙活,有多少补助啊?”有记者问。“这里是我们的家,家管好了,我们住着也舒服。要啥补助啊!”一名志愿服务队员告诉记者,他们都是小区里的老住户,来来往往的人都认识。
“滨河春天小区是我们街道‘红色物业’典型。”在滨河春天小区,老街街道办事处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情况。滨河春天小区离火车站和市场近,做生意的业主和租房户较多,物业费不好收,先后有3家物业公司被迫撤离,小区陷入了无物业公司管理的状态。小区内各种车辆乱停,绿化带成了一些人的菜地,设施损毁严重,居民苦不堪言。原来在农村担任过党支部书记的老党员曾国良被小区党员和群众推选担任小区党小组组长,小区业主委员会也顺利组建。在党小组和业主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下,短短三个多月时间,滨河春天小区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聘请了门卫,杜绝了外来车辆随意出入,还根治了小区内私拉乱建、毁绿种菜的问题。“为了与小区住户沟通,我专门换了智能手机,在微信群里和居民交流,协商解决小区管理问题。”曾国良说。 源汇区以小区党小组为平台,引导党员、群众共治共管,党员身影在社区“动”起来,党的旗帜在社区“飘”起来,党员形象在社区“亮”起来,邻里关系在社区“热”起来,处处传唱文明之曲、绽放文明之花。一路走来,记者们无不为源汇区创建工作取得的成绩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