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11月5日 星期

舞阳 脱贫路上党旗红


■本报记者 王彦阳

通 讯 员 赵明奇 杨明奎 陈贵民

文峰乡地处舞阳县城近郊,素有豫南“香菇之乡”美称。2017年8月,文峰乡香菇产业党委挂牌成立,以华宝农业开发公司为龙头,通过搭建共享服务平台,引领菇农抱团发展,带动11个乡镇种植香菇5000万袋,引领2300多户贫困户“棚里摘金”实现脱贫。

近年来,尤其是自2017年脱贫攻坚以来,舞阳县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创新思路,强化举措,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实现了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无缝对接、有效推进。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领头羊”。舞阳县着力建强班子,提升基层干部素质,发挥人才支撑作用,打造坚强堡垒。实施“头雁培优工程”,开展“上党校进课堂培训工程”,举办各类培训班212期,培训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村组党员2.3万余人次,农村党员服务脱贫攻坚能力明显提高;完善党政一把手脱贫攻坚责任制,成立县级领导挂帅的14个专项工作组,90个县直单位对口帮扶114个贫困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395名、帮扶责任人3000多名、驻村工作队114个,实现驻村帮扶、结对帮扶全覆盖;实施“乡土人才回归工程”,建立乡土人才库,拥有人才2500余人,其中纳入村级后备干部118名,把懂管理、善经营的农村能人和乡土人才选进村级班子,实现人才队伍由“飞鸽”变“永久”,打造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为攒好村集体“家底”,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舞阳县重点发展食用菌、蔬菜、花生、生态林果、生态养殖、劳动密集型加工六大扶贫产业,通过企户联动、社户联动、银户联动、村户联动、村社联动、村企联动六种带贫模式,促进贫困群众和村集体经济双增收。目前,全县食用菌产业覆盖11个乡镇,种植规模突破5000万袋,带动2300户贫困户增收;建成扶贫产业园区38个、村级扶贫产业基地210个,带动2.6万名群众实现增收;成立集体经济组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运用清产核资成果“四种途径”,(下转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