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晓甫
初冬的暖阳洒满了舞阳县太尉镇关寨村老村委会大院。“想当初,为养儿我把心操烂……”一阵阵清爽的戏曲声不断从村室传出来,村民苏爱琴正自我陶醉地唱着曲剧《三子争父》,十几名村民聚精会神地听着,一幅幸福、悠闲的农家生活画面。
我市实施机构改革以来,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主动融入全市脱贫攻坚大局,在舞阳县太尉镇、孟寨镇、章化镇和召陵区万金镇派驻4名驻村第一书记,通过对口帮扶、产业扶贫等多种形式,全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在全市的脱贫攻坚战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一批“尖兵”
谱写人间大爱
“这是王书记在村里的功绩簿,俺都记了下来。”记者在关寨村的主干道上走访时,一名村民拦住了记者,将几页纸递到了记者手里。记者看到上面这样写着:“我是俺村的一个普通群众,叫关德良。第一书记王春峰来村里后,村里的变化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村内道路实现了‘户户通’,新建了1200平方米文化活动广场,高标准建设了村卫生室,实现了通村班车正常化;广播电视、照明用电‘户户通’,重修了村内1.2公里南北主干道……”三页多的纸上字字含情。
关德良说的王春峰,是市市场监管局的一名干部,2016年6月开始担任关寨村第一书记。3年多过去了,在王春峰的精心帮扶下,关寨村15户贫困户顺利脱贫。
像王春峰一样,近年来,市市场监管系统先后有5名县级干部、6名科级干部,在8个村担任过第一书记。市市场监管系统派出的这些“尖兵”,从基层组织建设、脱贫攻坚、集体经济发展、乡村综合治理抓起,带领村委会一帮人,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为全村谋发展、为群众谋幸福,先后帮助191家农户顺利脱贫。市市场监管局3名同志被评为“全市驻村之星”“帮扶之星”,1名同志被评为“全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受到省委组织部的表彰。
一面“强盾”
撑起贫困户致富梦
记者来到舞阳县章化镇智王村脱贫户王水旺家里,他正在编织笤帚。前两天,市市场监管局驻村第一书记游广民刚刚把他的400把扫帚推销出去,卖了1200元。
王水旺是村里的五保户,由于小儿麻痹留下后遗症,一直靠双拐走路。两年前,他在游广民的精准帮扶下成功脱贫。如何保证他持续有收入、不返贫?得知王水旺有编制扫帚的手艺后,游广民给他出了个主意:在房前屋后种点扫帚苗,苗长大了编扫帚卖钱。可编出来的扫帚太多了,怎样卖出去?游广民联系上了镇里的环卫所将扫帚卖了出去,解决了王水旺的后顾之忧。
“脱贫攻坚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工作是每个帮扶单位的政治任务,我们不能让一个群众落在奔小康的路上。”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党组书记宋耀生说。
脱贫攻坚工作中,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市局党组的后盾作用,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级职责,建立了“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的工作机制。市局“一把手”牵头、班子成员分包,每月进村调研走访,掌握扶贫情况,及时解决驻村工作中遇到的人力、经费、物资等问题,为驻村干部工作生活提供保障,解除后顾之忧。
2017年以来,市市场监管系统先后筹措资金677.5万元,集中解决了一大批困扰群众生产生活的现实问题:先后为6个村新修道路2.2万平方米,达到户户通水泥路。新建、改建9个村室,在3个村建成了公共卫生间。为6个村文化活动广场安装了体育健身器材,为3个村建起爱心公益超市;村村实现“网络通”,广播电视、照明用电、安全饮水实现“户户通”,高标准建成了4个村卫生室;重建了李化宇村小学教学楼,还建设了标准化图书室、多媒体电教室和村史文化墙、民俗文化苑、文化广场等,李化宇村被评为我市2017年度第一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
绘制发展蓝图
展现使命担当
通过产业帮扶,关寨村顺利成立了种植面积1万多亩的花生种植合作社;依托项目帮扶,假发生产、被服加工等车间搬进了村里;653户涉农企业、107个农副产品申报了注册商标,农副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
一件件实实在在的民生产业项目在村里落地,灿烂的笑容重新绽放在村民脸上。“村民的笑脸就是我们努力的目标。看着村里的环境变美了、村民更幸福了,我们的信心更足了、干劲更大了。”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局已作出周密部署,对未脱贫的贫困户制订出了一系列精准的脱贫措施,确保出色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蓝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宋耀生表示,市市场监管局将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来,以更强的责任意识、更大的工作力度、更好的帮扶措施,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