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12月11日 星期

“他以村为家,把群众当亲人!”
——记省侨联文化经济联络部部长、临颍县石桥乡桥南村第一书记邱建锋

■本报记者 左素莉

入夜,临颍县石桥乡桥南村广场南侧的高清显示屏播放着新闻,村民有的在看新闻,有的在广场上跳舞,广场上洋溢着欢乐、和谐的气氛……村民张中华说:“邱书记在广场南侧安装了显示屏,在广场上修建了党建文化长廊,提升了广场文化品位……他来村里两年多,村里变化太大了!他以村为家,把群众当亲人!村里人打心眼里感谢邱书记!”

2017年10月,省侨联文化经济联络部部长邱建锋担任桥南村第一书记。他全身心投入驻村工作,带领桥南村群众奏响了一曲脱贫攻坚的时代凯歌。

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

邱建锋是兰考县考城镇人,和妻子在郑州工作,有两个年幼的女儿。到桥南村后,他没有接受村民免费提供的房屋,而是把村里一个破旧的小院简单粉刷后住了进去,每月支付500元租金。为了把更多精力投入扶贫工作,他把年逾七旬的母亲、患病的弟弟和三岁的小女儿都接到了桥南村,将桥南村当成了自己的家。

为改善桥南村群众的文化生活,省侨联为桥南村建了一座宽敞明亮的文化礼堂。邱建锋协调一位省侨联委员出资为礼堂安装了三台立式空调,又通过多种途径筹资安装了350套桌椅、完善了舞台设施,让村民开会时更加舒心。

邱建锋利用第一书记专项资金,为桥南村修建文化长廊260米、凉亭5座、安装无线喇叭35个,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展板35套。邱建锋还为村里打了12眼井、建了7个变压器、修了8公里路。考虑到村里贫困户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邱建锋协调省侨青会筹集资金,资助村里贫困家庭的13名学生直至大学毕业。村里一直没有像样的卫生室,邱建锋便与原驻村第一书记一起向省侨联协调资金建了标准化卫生室。随后,他还多次请省里的专家到桥南村义诊,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

有村民向邱建锋反映,晚上到村里的文化广场跳舞,没有公厕十分不便。但有的村民认为建公厕会带来环境问题,有抵触情绪。邱建锋就与村干部一道做工作,最终建成了环保型公厕。原来对此表示反对的村民也伸出了大拇指:“邱书记真是给村里办了实事。”

村里人热爱戏曲,邱建锋就组织成立了桥南村戏迷俱乐部,购买了乐器,联系民间豫剧团到村里举行文艺演出。

为营造文明村风,邱建锋组织党员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分别赴兰考县、南街村学习先进经验,在村里建爱心超市,村民可以通过做好事、打扫村内卫生等方式获得积分,然后用积分兑换爱心人士捐的物品。

发展产业促脱贫

邱建锋2017年入村后,牵头完善了村里的产业扶贫基地设施,并招引许昌档发企业顺利签约入驻,去年为村集体带来20万元收入。

桥南村有个体被套加工优势。为了让优势更优,实现群众利益最大化,邱建锋经常召开在外乡土人才恳谈会、桥南村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会,梳理发展思路。经过他的大力宣传推介,9月30日,侨资企业——浙江鑫扬衣车服饰有限公司与石桥乡顺利签约,项目一期投资六千万元,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产品主要出口东南亚、欧盟、日本及新加坡,用工800人,年预计上缴税额400万元,预计创外汇1500万美元。 邱建锋注重推动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与扶贫班子积极筹划,组织成立了侨裕种植专业合作社,推出了特色产品——“侨联桥”杂粮养生粥。在海外华侨的帮扶下,桥南村杂粮、粉条、辣椒已经进入英国市场。

心中装满对群众的深情

今年夏天,村民张丙申家因为地势低,积水排不出去,院子里的水已经没过了小腿,房子都泡在水里。邱建锋了解情况后,和村干部冒着大雨在院墙外侧挖沟排水。事后,张丙申逢人就说:“邱书记对俺真好!邱书记是真关心群众。”

村民邢军伟在许昌某工地打工时不小心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腿部骨折,包工头给了他3000元、把他送进医院后就不再管他。邱建锋开车拉着他到司法所,采取法律手段使包工头又给邢军伟3万元治疗费,邢军伟非常感激。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村民的孩子在郑州上学,邱建锋帮忙捎东西;邻里出现纠纷、家庭有了矛盾,他帮助调解……一件件贴心、暖心的事,老少爷们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他们交口称赞:“邱书记来桥南村驻村,是俺的福气!”

邱建锋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口碑和由衷爱戴。他的家门口经常有村民放青菜,还经常接到村民打电话让他到家里吃饺子。朴实的乡亲对他的关心让他的心里暖暖的。邱建锋说:“让村里旧貌换新颜,让群众都过上好日子,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骄傲!”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