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鹤琦
通 讯 员 吉云飞 邢利鹏
从一片空地建新城,到成为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样板区;从一路披荆斩棘到做大做强,成了全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名片……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这座承载着全市人民发展希冀的城区,一直步履铿锵,昂扬奋进。
处在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叠加期,开发区持续深化“聚焦主业、精准发力、注重创新、全面提升”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以专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努力打造产业集聚区的“精品店”“专业店”“高端店”,为全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备足了后劲。
规划引领:聚焦精专 绘就发展新蓝图
卫龙食品产业园于今年4月份开工建设,目前,一号车间已投产,其余车间预计今年年底全面投产,将助力卫龙公司实现“年产值超百亿、引进智能机器人一千台、创造一万个就业岗位”的目标。
这仅仅是开发区全力推进专业园区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以前我们是来者不拒,现在我们已经到了‘变引为选’的发展阶段。”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吴玉培坦言,开发区已经由单纯建设传统工业区向打造“宜居宜业、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复合型产业新城转变,必须围绕项目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做文章,打造产业集聚区升级版,才能在高质量发展大潮中勇立潮头。几经调研论证,全区上下达成共识。
先谋后动,规划引领。开发区按照辖区实际,围绕市场细分领域,规划建设专业园区,打造完善的产业生态。一幅新时代的发展蓝图跃然纸上……
——卫龙食品产业园。主要用于新技术研发,方便食品、面制品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园区产能已排满。卫龙第三产业园建设也纳入日程,将建设蔬菜制品、肉制品、蛋制品等休闲食品生产线和物流、仓储基地,在漯阜铁路漯河南站开辟铁路专线,打造全链条、多业态的综合性产业园。项目全部建成后,卫龙公司将成为继双汇集团之后漯河最大的本土食品企业。
——智能食品装备产业园。以食品产业为依托,按照“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要求,园区建设2020年成雏形;2022年销售产值达5亿元以上,到“十四五”末销售产值达10亿元以上。计划用10年时间,将智能食品装备产业发展成为开发区又一主导产业。
——液压科技产业园。作为我市发展装备制造业,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流体科技产业基地的重要抓手,(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