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是设在群众家门口的基层医疗机构。乡村医生承担着为广大农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重任,在农村防病治病第一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郾城区除去部分“城中村”外,共有148个行政村,有行政村卫生所148个,村卫生室5个,总服务人口331818人(2018年统计年鉴),注册乡村医生296人,其中获得国家执业(助理)医师76人。148个行政村卫生所土地房屋公有的70所、占比为47%,土地公有房屋自建的26所、占比为18%,土地房屋均为私有的52所、占比为35%。
2018年以来,郾城区委、区政府将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列为民生实事,高标准建成了4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在全区初步建成了规划合理、设置齐全、功能完备、方便快捷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区委政府协调相关部门对项目进展情况不定期督导检查,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按照不达标村优先、贫困村优先、积极申报优先、条件具备优先的“四个优先”指导思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重点突出“产权公有化,建设标准化,服务规范化,管理一体化”。严格按照五个统一(统一设计图纸、统一施工方案、统一施工标准、统一内外装饰、统一标识标牌)的标准进行高标准建设。新建的40所产权公有的村卫生室,统一配备了诊断桌椅、身高体重秤、药品柜、紫外线消毒灯、资料柜、健康教育宣传栏等,制订了村卫生室管理制度、签约服务服务流程、健康教育宣传图片等。
近三年,该区先后选送6名骨干村医到市人民医院进修、85名村医到区人民医院参加培训、网上学习达342人次,举办专业技术培训20多场次。通过培训,全面提升了广大村医专业技术和临床诊疗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小病不出村的医改要求。
目前的标准化村卫生室,科室功能、工作流程、工作制度等更加科学合理,设施设备、就医环境更加温馨洁净,从根本上改善了基层群众的看病就医条件,更大程度上满足了群众对就医环境、诊疗服务的基本需求。崔惠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