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齐 放
通讯员 汤占锋
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百业兴。事实上,不少地方的贫困是因为交通闭塞造成人流、物流、信息流不够畅通,导致人们的思想封闭落后,难以跟上时代发展步伐,进而加深了贫困程度,也给社会治安稳定埋下了隐患。
近年来,市公路建设和养护中心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改善了我市广大农村的交通条件,方便了村民出行,也带动了经济发展。目前,我市广大农村处处呈现出经济欣欣向荣、社会治安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新面貌。
建好“四好农村路”
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市公路建设和养护中心围绕全域“四好农村路”建设,聚焦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夯实督导责任,推动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估算实现建设投资近1.5亿元,为全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先行保障。
一是积极实施通村入组工程。经过摸底排查,全市20户以上自然村通而不畅和未通硬化路还有712公里的建设任务,计划通过三年努力,全面完成“油返砂”、“畅返不畅”、“断头路”、危旧桥梁整治工作。目前,已完工525公里,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5%。二是全力推进民生实事。2019年,市公路建设和养护中心承担建设产业路、旅游路30公里,创建“美丽农村路”70公里的任务。截至目前,已完工产业路、旅游路48公里,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60%。“美丽乡村路”已完成70公里。三是积极实施“断头路”改造,完成整改12处12公里,实施8处危桥改造。
9月19日,新华社记者对我市打通“断头路”、架起“连心桥”进行了专题报道。11月份,《河南日报》围绕巡视整改工作,对我市交通公路部门解决“出行不作难”进行专题报道,建设经验和工作成效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认可、受到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加强环境治理
保障平安出行
12月17日,记者在召陵区老窝镇的乡村道路上看到,这里的路肩边坡进行了标准化、规范化整修,并集中清运了垃圾,确保了沟净坡齐。许多路肩上种植了红枫、黄金树、竹柳、法桐、夹竹桃、连翘、麦冬等,打造了一路一景的绿色生态廊道。
记者了解到,市公路建设和养护中心在工作中注重精细化管理,道路通行环境得到不断改善。今年,我市已实现干线公路养护投入7972万元,全市干线公路优良率达91.5%,(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