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1月7日 星期

一方百姓的健康“守护神”


■本报记者左素莉

郑玉海1986年从部队转业,主动回到家乡从事乡村医生工作,现任召陵区邓襄镇沱沟村卫生所所长。郑玉海三十年如一日,默默坚守在农村,守护一方父老乡亲的健康。郑玉海2017年12月被评为漯河市第五届道德模范。

沱沟村位于漯河、周口、驻马店交界处,由于地理位置偏僻,30年前,当地没有一家像样的诊所,乡亲们生病了就忍着,实在忍不过去的话,才跑到几十里外去看医生。为了解决乡亲们看病难问题,从部队转业的郑玉海放弃了到大医院工作机会,不顾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反对,毅然回到这个偏僻的小村庄,成了一名村医。

沱沟村全村居民近7000人,谁家人得的什么病,吃的什么药,需要几个疗程,郑玉海记得非常清楚。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他还主动上门诊疗。由于青壮年人多数外出务工,村子里多是老人孩子。哪家有人病了,一个电话,他立即上门诊疗,许多时候一进门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候守到深夜,直到病人病情稳定,他才离开。

2012年6月22日凌晨两点,屋外雷声阵阵,暴雨倾盆。郑玉海刚刚躺下休息,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突然响起。邻村78岁的崔电治老人突发胸闷、呼吸困难。由于儿女都在外地务工,年迈的老伴只身冒着大雨,前来求助郑玉海。郑玉海不顾外面电闪雷鸣,迅速赶往老人家里。经过紧急治疗后,老人的病情逐渐稳定了下来。为防止意外,郑玉海在老人床边守了整整一个晚上,直到老人一切恢复正常,郑玉海才拖着疲惫的身体离开。

多年来,郑玉海一直坚持“有钱没钱先看病”原则。村民王金元患有癫痫,妻子又有精神病,从1990年至今,郑玉海免去了王金元全家人的医疗费。村民郑汉患有类风湿性关节

炎,老伴两年前又得了脑梗塞,家境十分困难,从2001年开始,郑玉海不仅定期上门诊疗,还免去了两位老人所有的医疗费。

郑玉海的柜子里有很多欠条,欠条的主人大多是本村和远道而来的老年人以及一些贫困村民。一到年底,郑玉海就把这些欠条烧了。据不完全统计,30年来,郑玉海先后为就医者减免医药费50多万元。

村民郑国启平时身体不好,家里有学生而自己又不能外出打工,郑玉海出资30000元帮助郑国启盖起了猪圈,使他逐步摆脱贫困。郑玉海不仅为每位村民都建立了健康档案,而且每年为全村村民免费体检两次,为60岁以上的老人每三个月免费体检一次。

2018年6月,德高望重的郑玉海被召陵区司法局聘为“人民调解员”,负责调解乡镇邻里纠纷。为了更好地开展调解工作,郑玉海在诊所二楼精心布置了5间人民调解功能室,主动联系村干部、热心公益的老党员和群众组成了5人民调小组,又在区司法局的支持下组建了法律服务律师团队,实现了区、镇、村三级调解联动。

郑玉海不但要做好矛盾调解工作,当好调解员,又要当好宣传员,做好普法工作,达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郑玉海已经收到了多面乡亲们敲锣打鼓送来的锦旗。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的第一时间,郑玉海就主动请缨挨家挨户摸排返乡人员情况,仅用了两天时间,便将整个村子返乡人员情况排查完毕。对于返乡人员,在哪儿务工、何时返乡、乘坐哪个车次,郑玉海都一一记录清楚,并第一时间上报。对于武汉返乡人员,郑玉海每天两次上门消毒、测量体温;对于非武汉返乡人员,郑玉海每天两次对他们进行体温检测。很多村民买不到口罩,郑玉海就多方打听、委托朋友,自掏腰包买来3000只口罩,免费发放到村民手中。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