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王海防 通讯员 张长盈 版式/付广亚
公交车是一座城市的窗口,见证着城市的变迁,承载着时代发展的印记。
从旧车改造到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遍布市区,从人工售票到“扫码乘车”……近年来,全市公交线网布局持续优化,服务品质持续提升,运营秩序持续规范,市区公交线路实现全覆盖,一个平安和谐、高效便捷、经济可靠、绿色低碳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已经形成。
公交优先发展 彰显民生情怀
岁月长河滚滚向前,漯河公交也在城市的发展中实现了蝶变。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漯河公交历经2013年、2018年两次改革,完成了从民营到回归公益、各项指标从落后到领先、市民群众从不满意到交口称赞的华丽转变,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漯河市公交集团积极作为,将公交惠民元素融入公共交通体系的血脉中,把“公交优先”战略落实到路上、落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公交事业实现了大发展,走在了全省公共交通行业发展的前列。
每天,当市民踏上洁净温馨的公交车,车长一声“您好!欢迎乘坐本次公交车!”让乘客的心情大好,产生宾至如归的感觉;智能调度全面更新,排班、营运、服务、安全全部实现智能管理,大数据分析让公交实现节能增效;扫码、刷卡、人脸识别等新的移动支付方式应用到漯河公交,智慧公交建设让乘客乘车更加便捷;手机APP、电子站牌实时发布公交运营信息,每天通过公交APP查询公交运营的信息达3万条;交通一卡通实现和全国200多个城市互联互通……
漯河的公交车,已经不是以前破旧不堪、跑起来身后一溜黑烟的形象。如今,漯河公交已进入全省第一梯队。我市成功进入河南省“公交优先”示范创建城市,2019年11月顺利通过年度验收,省专家组给予了高度评价。漯河市公交集团荣获全省“十佳公交企业”,105路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多条线路、多名车长荣获国家、省级和市级荣誉,被中央电视台、河南省电视台和我市新闻媒体多次报道,漯河公交综合形象和各界群众对公交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在漯河市公交集团,记者借助智能化平台,看到一条条公交线路像纵横交错的毛细血管,东联西拓,南北伸展,构成立体化的城市交通网络,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漯河市公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克喜告诉记者,市区公交线路已经实现全覆盖,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最多换乘一次即可到达目的地,公交运行速度达到每小时18公里,公交的便捷度、通达率和速达度明显提高。
多年来,漯河市公交集团始终围绕创建让人民群众满意、政府领导放心的公交事业这一目标,不断推动公交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综合服务形象上台阶。根据我市居民出行情况调查,城市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已经超过50%,公交成为市民群众出行的重要工具。同时,乘车环境进一步提升。纯电动公交车线路达到17条,大容量、节能环保公交车占据绝对主导,车内外卫生严格要求,老年人乘车优待政策落实到位,学生卡减少中间环节顺利发行,公交的便民措施受到广泛欢迎。
借助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公交系统与广大市民共享乘车信息。漯河公交APP使用人数达到3万多人,公交集团公众微信号关注人数超过8万人,市区电子站牌近40座,市民可远程通过手机、现场使用电子站牌了解公交运营信息。
目前,全市公交新能源车辆近800台,覆盖市区,群众乘车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城市公交与高铁等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在服务食博会、爱心送考、服务“创文”、重污染天气免费乘车等全市重大活动中,城市公交广受好评,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建设平安公交 服务市民出行
安全是公交营运服务工作的第一要务,平安出行是乘客出行的基本要求。漯河公交深化平安建设,创新管理模式,建立了全过程的公交安全管控体系,并通过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进一步消除了各项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预防线。
突出技防,筑牢科技防线。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建立了线上运行的智能化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平台,和省、市交通主管部门联网,利用移动通讯设备实现对风险、隐患的及时管理,并实现对各级责任人和管理人员的及时预警。
调度指挥中心通过智能平台严格监控行车、转弯速度;在各公交场站配置了测酒仪,在每辆公交车前安装了驾驶员行为分析仪(司机保姆);车厢视频监控、场站视频监控、超速预警、车长行为、实时路况信息实现了组网接入、互联互通,有效杜绝了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行车等违规行为,把安全隐患遏制在萌芽状态。
完善制度,夯实安全根基。制订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实施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计划》。营运公司针对一线营运特点,分别制订了《工作危害评价分析记录》《重大风险统计表》《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生产现场隐患排查清单》等一系列制度,保证了安全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在每辆公交车车长驾驶位置制作《车长风险告知卡》,对行车作业前、行车中的风险点、危险源、管控措施、应急措施、风险等级都做了详细说明。向每一位车长发放《线路安全行车指南》,让车长熟练掌握本线路事故易发路段、安全风险评估及行车注意事项、风险指南,做好安全营运工作。
明确责任,打牢思想基础。公交集团实行“集团安全管理处—营运公司安全员—公交车长”三级安全管理机制,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明确安全职责。设置专人在发车源头强化管控能力,消除酒驾、疲劳驾驶、带情绪营运等安全隐患。在各个公交场站认真查找安全风险点,并做成平面图张贴到明显位置,使车长随时能够看到风险点,起到警示作用。对大型停保场的布局重新调整,实行车流与人流分离,确保场内秩序井然,各类标牌、标识、标线更加清晰。
集中开展每年的“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公交车长开展应急安全演练、应急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应急处突能力;以分公司为单位逐条线路召开每周安全教育例会,确保公交车长全员受到教育。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安全综合治理能力,确保了我市公交安全营运。
强化检查,消除安全隐患。与车辆生产厂家、交警、、维修等企业及部门配合,加大对营运车辆的安全检验,消除车辆安全隐患。据统计,2019年,公交集团所属20条城市公交线路近700台在线营运车辆,营运总里程5000多万公里,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公交103路实现了全年零事故,安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是在服务我市食博会、安心送考以及全市两会、服务“创文”和创建河南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工作等重大活动期间,我市公交实现了安全营运零事故,为全市人民提供了安全车、放心车,在服务群众出行、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交集团正在就智能信息平台建设和各种风险点、隐患点进行进一步的排查治理,深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为建设平安公交,建设让领导放心、群众满意的公交事业继续努力。”集团董事长王克喜说。
“两个提升”铸品牌 倡树公交新风尚
2019年4月2日晚,全市公交“营运管理综合提升工作”部署会议在人民会堂召开。“两个提升”(提升形象、提升服务)被确立为公交集团的总体工作目标。围绕“两个提升”,漯河公交通过强化内部管理,提升服务品质,打造智慧公交、平安公交、温馨公交、绿色公交、文化公交、人文公交六大品牌,创建让群众满意、政府放心的公交事业。
打造智慧公交。利用智能调度中心营运服务大数据分析,掌握客流规律,研究实施了高峰、平峰、低峰时段不同的发车形式,科学调整发车间隔,在确保群众乘车方便的基础上,优化运营班次结构,通过降低无效班次,节约运营成本,实现运营效率最大化。扩展“漯河公交”手机APP功能,实现运营信息适时更新,乘客可以通过手机查询、掌握最新公交运营情况,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完善刷卡、扫码、人脸识别等多种支付方式,和银联、微信、支付宝等运营商合作,推出了“一分钱乘公交”等优惠乘公交活动,使群众在方便乘车的同时,享受到更多的优惠。
打造平安公交。运用智能公交监控功能严格控制车速,对超速行车、转弯速度过快等隐患行为严管重罚,有效杜绝了超速行为;发挥测酒仪作用,对所有营运车长上车前实施酒精测试,有效杜绝了隔夜酒、酒后驾车行为。“司机保姆”及时通过后台提醒车长集中精力驾驶。营运中,进一步落实车长手机统一管理制度,完善事故车长教育培训和责任追究流程,把安全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有效降低了行车事故率。据统计,与2018年相比,2019年漯河公交千公里百车事故率从0.4降到0.315,平安公交建设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打造温馨公交。把公交车长对上车乘客问候“您好”作为一项制度落实,纳入公交车长月星级评审系统,公交车长全员问“您好”,拉近了车长与乘客的心理距离。在此基础上,105、107等特色线路推出了“您好+手势”服务,101、103、107等线路实施了首站站立迎接乘客服务,优秀公交车长、100路等线路实行了车长配备耳麦服务等系列措施,规范了文明用语,营造了温馨车厢服务氛围,受到市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打造绿色公交。加大车辆更新力度,用最新的纯电动公交车替代燃油、燃气车辆。开展绿色出行宣传月活动,鼓励市民群众选择公交、单车等绿色方式出行。连续两年重污染天气期间实行免费乘车,对公交线路网实施了优化调整,实现了城市公交与高铁、旅客列车、长途客车、公共自行车等多种出行方式的有效衔接,并增加了夜班公交线路。以创建河南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为契机,增加了公交专用道路段,进行绿色出行宣传活动,市民群众绿色出行理念得到加强。
打造文化公交。根据公交乘客流量大、流动宣传效果好的特点,公交集团把车厢作为新的文化宣传阵地,根据线路特点,利用车载视频播放器、灯箱等,按照“一线一特色、一车一文化”的要求,选定文化内容,布置车厢文化。目前,已经建成6条车厢文化线路:101路“许慎文化”线路、105路“工匠精神”线路、107路“巾帼文化”线路、115路“拥军文化”线路、106路“宪法号”线路、103路“党建文化”线路。根据不同主题,精心布置相应的车厢文化,达到了“人在车中坐,文化伴我行”的良好效果。
打造人文公交。在做好综合服务提升的同时,公交集团不断强化车长队伍建设,体现人文关怀。以党建为引领,实施共产党员车长“亮身份”营运,发挥党员车长模范带头作用,引领营运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018年度,组织近80名优秀车长开展拓展训练,有效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进一步完善了车长星级评审、外地车长租房探亲补贴、薪酬待遇调整等系列制度。根据政策规定,提高了车长福利待遇。在各个场站配置车长休息室,实行早餐、午餐配送。在主要场站配备洗车机,实施保洁制度,有效减轻了车长工作负担。
关于“两个提升”的工作目标,集团上下思路明晰。董事长王克喜告诉记者,公交集团将进一步突出公交线路亮点,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突出特色服务,利用公交车客流量大、流动性强、宣传面广的独特优势,着力构建流动性、全方位、立体式的车厢文化宣传阵地,全力打造漯河公交文化专线品牌,展示漯河公交风采,让车厢文化成为漯河公交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抓手,成为漯河公交的一张闪亮名片!
优质服务 提升市民幸福感
近年来,漯河公交发展迅猛,公交车辆不断更新换代,驾驶员文明服务意识逐年提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漯河公交人付出了很大努力。
2019年9月19日晚上,在我市举行的“德耀中华——漯河市月评‘十佳市民’20周年庆典暨礼赞中国好人主题”主题晚会上,6名公交车长代表从市委书记蒿慧杰手中接过“漯河好人号”奖牌。此次颁奖活动在漯河公交线路、车长队伍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漯河市公交集团自2013年成立以来,广大公交车长在服务市民乘客出行中涌现出大量好人好事,多人荣获“十佳市民”:有拾金不昧被《漯河晚报》、漯河电视台报道的101路车长弯彦伟,有多次拾金不昧、将市民乘客当作亲人朋友的105路“明星车长”秦绍雷,有拾重金上交集团高风亮节的116路车长闫军伟,有归还外地客商钱包的105路车长张振盈,有乐于助人的102路车长王卫华,有被乘客亲切称为“最美女车长”的107路车长田素晓……
“以前的公交车辆大多档次较低、行驶时常冒着黑烟。夏天热得像蒸笼,冬天冷得打哆嗦。”许多市民还清楚地记得以前坐公交的感受。那时的公交车无舒适度可言,就连公交站台也只是一根钢管顶一块牌子,条件十分简陋。如今,我市公交车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呛人的汽油味和发动机轰鸣的噪音成为历史,夏天坐公交车从受煎熬变成了享受,手机软件上实时更新着公交信息,再也不怕坐过了站。
随着城市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创文”工作的深入,漯河公共交通系统也在不断更新升级。目前,市区运行的新能源公交车达到590台,占比达85%,随着今年新型纯电动公交车的增加,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高。“智慧公交系统”持续完善,城市公交全部实现智能调度,准点率等8大运营指标为管理提供了更加精准的依据。
在为市民提供安全舒适出行服务的基础上,漯河公交还号召全体员工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树立城市公交行业形象,加强公交行业文化建设,增强公交文化的引领力和凝聚力,营造良好公交发展环境,提升公交服务品质,打造让人民满意的公交。
2019年11月27日~30日、12月21日~31日,市区公交车两次执行免费乘车。免费期间,近千名公交车长、一线人员坚守工作岗位。免费首日载客32万余人次。为保障市民出行安全、维护乘车秩序,漯河市公交集团在全市主要站点、路口设置“创文”值班岗点35个,150名管理岗位工作人员参与值班,从早上7:30开始到18:00全天候值班,值班人员身穿红色志愿者马甲、手持红旗,成为市区主要道路最醒目温暖的颜色。
智能绿色 刷新公交服务新高度
环保、智能已经成为城市公交发展的大趋势。
2015年12月,购置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60台,气电混合新能源公交车首次进入我市。
2016年9月,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的70辆大型纯电动公交车投放公交市场,我市开启纯电公交新篇章。
2017年11月,200台新型纯电动公交车投入营运,扫码乘车进入我市公交,漯河公交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8年6月,260台最新型10.5米纯电动公交车投入我市公交营运。至此,我市共有大型纯电动公交车530台,纯电动公交车覆盖市区,群众乘车环境得到质的提升。
至2019年,纯电动公交成为绝对主导……
同时,城市公交智能化也在更多地影响着市民生活。目前,全市线路车辆已全部安装新型智能IC卡终端设备,实现手机APP扫码支付、微信支付;市区近40座电子站牌显示最新运营信息,车内导航图、电子站牌与手机APP信息同步,群众查询、乘车更加方便。
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我市公交持续发展的步子铿锵而有力。
纯电动公交线路覆盖市区,公交线路网进一步优化,燃油车辆被纯电动公交车替代,仅此一项每年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3万吨。
乘车环境的持续改善让更多地人放弃私家车选择乘公交出行,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从2015年的27.6%提高到50%;重污染天气期间公交连续两年实行免费乘车,进一步提高了市民群众选择乘公交出行的主动意识,为我市打赢空气污染治理攻坚战提供了重要保障。
2019年9月1日,学生卡顺利发行。为了方便办理、减少中间环节,公交集团通过对学校点对点服务,在市区各中小学积极协助下,把学生卡办好后直接送到学校,为全市52所中小学校的5.85万余名学生办理了学生卡。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新的一年里,务实、勤奋的漯河公交人,将时刻牢记社会责任和企业责任,齐心协力,开拓奋进,努力把漯河公交发展的一个个目标、一张张蓝图变为现实,在公交改革发展的征程上再攀新的高峰!
漯河市公交集团6条特色文化线路
★ 以党建文化为主题的103路
★ 以许慎文化为主题的101路
★ 以拥军文化为主题的115路
★ 以巾帼文化为主题的107路
★ 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105路
★ 以宪法文化为主题的106路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漯河市公交集团提供)
整装待发的新能源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