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专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3月23日 星期

传播人间大爱


“我们了解到,俊伟家还是比较贫困的,全家主要靠他打工挣钱。整个捐献大概持续一周时间,捐献完成后,还要半个月时间休养,这样的话,他们家这个月要少收入不少钱。对此,他没有怨言,也没有给我们讲条件。他这一无私传播人间大爱的壮举,令人感动。”漯河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

■本报记者 左素莉

陈俊伟是召陵区万金镇人,常年在漯河周边城市的建筑工地干活。他从2007年开始无偿献血,2011年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市红十字会的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2016年3月,经中华骨髓库检索,陈俊伟与广西一名5岁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经过一系列体检,各项指标都符合要求后,陈俊伟请假赶赴郑州进行捐献。作为一名三岁孩子的父亲,他能理解父母失去孩子有多痛苦,所以他没有任何犹豫就同意捐献。

省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专程为陈俊伟送来了鲜花和由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河南省红十字会颁发的荣誉证书,还送来一份特殊的礼物——患者家长的感谢信。“孩子每月只能依靠输血和打针维持生命,虽说孩子常年忍受着打针与病痛的折磨,但他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勇敢与坚强。这也使我们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治疗,所以老天给我们派来了你这位能救我儿子姓名的大英雄……”读着患者家属的感谢信,陈俊伟已是泪眼婆娑。

“非血缘关系的造血干细胞配对相符率只有十万分之一,比中彩票的几率还低。在这种情况下配型成功说明我和患者有缘分,而且对方还是个5

回忆起自己第一次献血的场景,陈俊伟至今仍记忆犹新。2007年,陈俊伟在海南打工,有一天行走在大街上突然看到路边停了辆流动献血车,车上的横幅写着“O型血告急”。陈俊伟是O型血,他就上车献血。以后不论在哪里打工,隔一段时间他就去献血。哥哥、姐姐和妻子在他的带动下,都加入了献血者的行列。

“想到自己的血液能够流淌在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身上,我就感觉无比幸福。”陈俊伟说。他在献血的过程中完成了一次次爱的传递,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和价值。

2017年12月,陈俊伟被评为漯河市第五届道德模范。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