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陶小敏
“从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那一刻起,我就承诺愿用自己的热血挽救另外一个人的生命。没想到这么快就配型成功了,我很激动,期盼可以更快兑现这个承诺。”3月27日上午,在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欢送仪式上,2020年我市首个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崔鹏发言。
崔鹏出生于1987年,是我市大数据运营有限公司人事部门的一名职工。提起他,他的同事们纷纷用“靠谱”“热心肠”“有责任心”进行评价。所以,当知道崔鹏要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的事情时,大家在感动之余,并不觉得意外。
2016年5月,在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听说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他人生命,崔鹏就毫不犹豫地配合工作人员,抽取了自己的少许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如果微小的举动能给予别人生的希望,为什么不去做呢?”崔鹏表示。
2019年12月,经中华骨髓库检索,崔鹏与一名6岁的白血病患者血型初配成功。当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把这一消息告诉崔鹏时,崔鹏立即表示,愿意积极配合进行高分辨配型和全面体检。最终结果显示,崔鹏完全符合捐献造血干细胞条件。
据了解,在等待捐献的这段时间,为保证捐献出最好状态的造血干细胞,他严格管控自己的生活,除了注重饮食平衡营养外,还坚持锻炼身体,规律作息。今天,崔鹏在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伴下,前往郑州捐献造血干细胞,用实际行动挽救一名素不相识的6岁白血病患儿。
欢送仪式上,漯河市大数据运营有限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漯河分公司向崔鹏捐赠慰问金8000元,叮当牛食品有限公司、河南森林假日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向崔鹏捐赠饮品14箱。曾于2019年为一名14岁白血病患者捐献过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梁娟,与崔鹏分享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详细过程和亲身体验。仪式结束后,举行了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招募活动。
市红十字会秘书长杨浩介绍,自我市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招募工作以来,共有3400余人的血样资料输入中华骨髓库数据库,已有17名志愿者成功为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崔鹏是我市第18例实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相关链接: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恶性血液病最有效的治疗办法和唯一治愈途径。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关键是配型问题,而在非血亲关系中,配型成功的概率仅为万分之一乃至百万分之一。由于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正常情况下,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就可恢复到原来水平。因此,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身体健康。